随着暮色渐浓,大厅里的人越聚越多。有人抱着一箱家乡特产挤过过道,塑料袋里的腊肉晃出诱人的油光;几个学长抬着大桶扎啤,泡沫顺着桶壁往下淌;角落里的女生们正帮迟到的同学占座,椅子摩擦地面发出吱呀声。等最后一个人落座,桌上已经摆满了热气腾腾的家乡菜。糖醋排骨油亮的酱汁在灯光下泛着琥珀色光泽,浓稠的糖色裹着金黄的脆骨;酸菜鱼的白雾模糊了对面人的眉眼,红亮的汤汁里飘着花椒和干辣椒……
“来,先碰个杯!”不知谁喊了一声,几十个杯子同时举起,玻璃杯碰撞声、瓷碗相触声,还有塑料杯的轻碰声交织在一起。九月端着茶杯,听着周围突然响起的家乡话,有南市人特有的卷舌音,也有紫荆市的软糯腔调,甚至还有带着漓江市尾音的爽朗笑声。
邻桌的学长夹起一块红烧肉,肉皮颤巍巍的,“这味道,和我妈做的一个样!”他的话引发一阵哄笑,有人开始分享自己离家后最想吃的菜,有人吐槽食堂的饭菜,还有人掏出手机展示家乡的照片。
周围的喧闹声如同涨潮的海水,一波波漫过九月的耳膜。隔壁桌几个男生正用带着南市尾音的方言划拳,"五魁首啊——六六顺!"粗粝的嗓音裹挟着拍桌声,震得碗碟上的汤汁都跟着微微发颤,连吊灯的光影都在墙上晃出虚影。
斜对角的女生们挤在手机屏幕前,突然爆发出银铃般的笑声,有人笑出了眼泪,连忙抽纸巾擦拭,粉饼在眼下晕开淡淡的痕迹。就连上菜的服务员阿姨都操着浓重的乡音,端着冒着热气的砂锅在席间穿梭:"小妹儿,再给你们加碗酸菜?这可是从老家运来的老坛货!"
就在这时,有人端着酒杯从过道走来,玻璃杯里的白酒泛着清亮的光。"来,老乡们走一个!"醇厚的乡音在席间回荡,九月这桌的女生们慌乱起身,大多抓起茶杯代替酒杯,瓷杯相碰时发出清脆的声响。
九月抿了口凉茶,余光不经意扫向隔壁桌,呼吸却突然卡在了喉咙里——那个穿着白色卫衣的男生侧过脸,月光正好斜斜穿过窗棂,在他眼下投出扇形阴影,高挺的鼻梁和微翘的嘴角,竟与记忆里陆川的模样完美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