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对于燕王朱棣有这么一大块土地的事情,其他同辈方王虽然有羡慕的,但也就是那样了。
毕竟漠北这块地方虽然大,但说白了并不能产生太多的效益,而且还要蓄养兵卒10余万,这负担真的是太过沉重。
不过毕竟今天是朝廷派来的使者,给他家封王位一件事情,所以燕王也就暂时忘了这沉重的负担,摆出笑脸,迎接前来给他家风的大使。
只不过他不会想到这位使臣竟然是一个熟人,他的那位大胖儿子,朱高炽。
话说原本朱高是因为燕王朱棣上的一封奏子被皇帝安排下课之后,就获得了两天半的时间休息。
当然休息之后就是一桩天大的差事,那就是给燕王爷加封。
尽管朱高茨十分抵触,但毕竟是皇帝命令的,他也不好拒绝,更何况自己的好大儿朱瞻基,还有自己的一家老小,两个弟媳以及他们的子孙都在应天
他这个当大哥的理所应当照顾他们,所以半是强迫半是无奈的接受下了这份差事。
同时这一次出使的规模十分浩大。
还有傅安,杨德文这对难兄难弟以及当初出使的几十名官员。
尽管这几十名外交官,在老朱在位时初始至今十来年,就在漠北吃了10多年的风沙,好不容易回到大明休养,放假了大半年。
如今得知朝廷又将派人去给燕王宣召,这哥俩当仁不让的去领了这份活计陪同燕王世子一同出行。
当然,权力又小小的任性一下把当。将陪着他们一同猝死的那几十名官员一同拉了出来。
原本当初出行的除了傅安与杨德文,算是中级官员,其他几十名都是随行吏员。
在漠北吃了十几年沙子,回来之后都升官了,都混得六七品的官职,傅安更是升到三品。
基本上也快退休的老家伙,如今再一次的出使,朝廷感念其功绩又给他做出了一个许诺,只要顺利完成这一次的任务回来,那么他便可以退休了,福利待遇按一品官退休。
现在出使,毕竟不像后世那般有飞机方便,每一次的出行都是十分耗费心神气血,更何况傅安一个50多岁的老人,要是有个万一,恐怕就得折在漠北之上。
不过幸好,如今朝廷为了推广水泥,再加上有着充足的白银,为了名正言顺的多捞些银钱,于是专门就用水泥铺路。
相比以往的土路,这水泥路还算是平整 。
而民间又有一个大聪明,利用橡胶搞出来了轮胎,直接套在马车的轮子之上,让马车在水泥路上不再那么颠簸。
于是乎,使团就这么从应天晃晃悠悠,终于在大名建文十年双11那一天,成功抵达漠北燕王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