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秋月邀请王菊花回家。
王菊花说,嫂子,我不回去了。
王秋月说,为什么不回去还生嫂子的气呀。
王菊花就耐心的和她们解释了一遍。
其实王菊花这段时间,确实在这儿过的很好。
她每天在这块儿卖瓜果蔬菜都能收入七八十块甚至几百块。她看出来了,她这个生意还可以再扩大再发展。
在农村一个男劳力累死累活的跟班儿盖房子一天才挣三四十块钱儿
她能挣这么多也应该满足了。
另外她在县城里住着,能给王菲菲找个好学校,而农村那学校是什么呀,简直都不能比。
她回去要是跟着王秋月干大买卖也不容易,赶上赚钱的时候挺好,赔钱的时候赔的也多。
所以她就决定不回去了。
王菊花实在不愿意回去,王秋月他们也没有办法。
最后王秋月又从兜里掏出来1万块钱,给了王菊花,她们才开着车走了。
从那以后,王菊花还是在这里做她的小买卖。
蒸馒头的这个男人,姓张,叫张大壮。
他老家也是乡下的。
他小的时候他家过的也很穷,他弟兄三个,他是老大。
家里没钱,他也没上过几天学。
11岁就不上学了,他每天就是溜达着玩儿。
他们村儿里有个馒头铺,那家人每天早起贪黑的蒸馒头,每天都忙的晕头转向的。
她妈经常到馒头铺里去买馒头。
这段时间,他家里没钱了。
他妈拿馒头就让馒头铺里记账。
这一天他妈又去拿馒头。
馒头铺的老板是个30多岁的男人。
拿完馒头,他妈说,大哥,你再给我记上账吧。
馒头铺老板说,大妹子,你记账可记得不少了,怎么总是记账啊?
他妈说,这段时间家里确实没钱,等有钱了马上就还你。
馒头铺的老板说,你啥时候有钱呀,就不会想想别的办法呀?
他妈说,我没钱能想什么办法呀?想办法能想出钱来吗?
馒头铺的老板说,你会不会考虑一下用人抵账。
这个人一边这么说着,一边瞪着一双眼睛在他妈的身上扫描。
看那神情就是想一口把他妈吞下去。
她妈也瞪眼看着馒头铺的老板的眼睛说,送给你个人你要吗?
这时老板哈哈一笑,我当然要了,这可是我求之不得的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