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明月一个人,小声的喃喃自语。
最近奥兹不那么沉迷麻将,开始沉迷大字牌了。
经常是,推销成功后,便和他的系统小伙伴,组局玩牌,好几次姜明月让奥兹帮忙记录,表演素材,他都在玩牌。
怎么有种‘儿’子大了,心野了错觉。
摇摇头,把乱七八糟都想法晃出脑袋瓜。
挖人,得花高价挖一批在这方面擅长的编导。
综艺也分很多种。
比如《欢乐星期六》这一类每周都会邀请不同艺人参加,定时定点放送的综艺节目,确实没有预设剧本!!!但是有“后期编剧”!!!
这类综艺都是在不间断录制中,随机发生的事情,更接近于纪录片的形式。
艺人也不可能在录制期间保持长时间伪装。
因此绝大多数情况下,艺人都是最真实最鲜活的反应,【不可控】这也是真人秀的魅力所在。
综艺的“编剧”面对动不动长达数十小时的素材,以及上百的机位。
[编剧]将会变得非常重要,综艺的编剧包括但不限于:剪辑师、编剧组fpd(跟随导演)、后期导演、制片人等等……
综艺的编剧目的在于,将数小时的素材浓缩到几分钟之内,使故事起承转合清晰,人物特性鲜明。
在大量素材中进行取舍排列,所以综艺就有了剧本感,使实际上随机产生的故事,变得越来越戏剧化,从而产生有剧本的错觉。
而且由于素材限制,剪辑过程中难免会出现bug,甚至穿帮现象,也因此常常被观众质疑是否是有补拍,是否是提前安排,实际上几乎不可能发生。
综艺编剧的常用手法,像是移花接木,俗称偷反应。
将别的地方的反应挪到这里。
比如鼓掌、欢笑等等。
除去反应之外,采访也是经常被挪来挪去,比如评论A的内容,被用来评价B。
合并同类项,俗称简化流程。
将不同时间段发生的类似事件进行归纳排列。
比如艺人做菜有洗菜、炒菜、切菜,他可能炒一半就去切菜又回来洗菜等等。在后期阶段就会按照一个固定流程进行处理,只留关键流程其他全部删除。
乾坤大挪移,俗称移动故事。
将整块的故事移动位置或者打散穿插。
比如出场顺序是ABC,后期就可以处理为CBA。
比如两组人在做同一件事,就可以拆成两条线,互相交叉叙事,达成ABABAB的效果,类似电影的平行蒙太奇。
故意引导,俗称加花字音效音乐。
通过花字的解读音效的选择,音乐的使用。
悲伤的情节也可以很搞笑!
总之综艺是介于纪录片与电影之间的艺术。
不可控的随机性是真人秀最大的魅力,它没有预设【剧本】,但是有后期编剧,让几十个小时的素材浓缩在几十分钟内让观众看得懂,看得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