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五根?五六根?五叔,怎么用这么多呀?我这是给两个赶车的老板子借的。”
“怎么用这么多,你看呀,我给你说,你算一下,咱竖房架子,拉排,就是拉大驮二驮。我给你砍的房架子,咱没有大驮,咱有二驮和插手啊?一个二驮,就有两个驮头,一个驮头就得一个绳子,这两个驮头,拉排就得两根绳子,除了驮头,脊檩立人也得一个大绳子呀?立人你不拴绳子拉,你光拽驮头也起不来呀?这样就得用三根绳子了吧?那还有两边的插手呢?两个插手就相当两个大驮的驮头。这儿,这拉的这面不就是五根绳子了吗?”
“哦,是这样。”
“对呀,那还有背面呢?正面往起来拉,你后面还得拴一两个绳子溜着点呀。别叫那边给拉过劲了呀?要是拉过劲了 它不倒过去了吗?”
“好,五叔,我知道了,一会我看看,看看绳子够不够,不够我就再去准备。那你再看看,我还需要准备什么?”
“还需要准备什么?有这么几样都需要准备,一准备几个小绳子,小绳子是用来拴支杆子的,拉排,那边往上拉,这边也得往上支啊。”
“啊,这个小绳子,我懂了,我准备。”
“准备,小绳子不用太长,一庹长就行。用手搓就行。”
“好,这个我知道了,我晚上就准备,搓绳子,快。你看还要准备什么?”
“准备什么,十个大扒焗子,有就行,没有,你就砍十个砍十几个小板子代替。他是链接两个檩子头的。这是怕卯和榫链接不好,做一下保护措施。”
“好,好好好,这个我一定得整,大扒焗子现在有几个,不够,我在掂对。掂对不到,我就砍小板子。”
“哎,这就准备差不多了。我想想还需要准备啥?”五爷说着就想,想着,看到他砍好的脊檩了,告诉俺爹准备三尺红布,再准备一个大钱,大钱钉红布,大钱,清朝道光的也行,乾隆的好,康熙的最好,不用光绪的,光绪丧权辱国。五爷爷给俺爷说笑了,俺爷爷说,清朝,一共十二个皇帝,从嘉庆往后六个就都不行了。前面顺治也不行。五爷爷听了笑,说俺爷爷知道的真不少。
五爷安排完就走了,都走到大街上了,又喊俺爹呢,俺爹跑去了,五爷又告诉俺爹三点半开始竖房架子,他三点半准时到俺家房场。争取五点钟就把房架子立完。这样不耽搁来帮忙的去队里干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