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错,这件事从头到尾都是苏景寒拜托姜遂帮他做的,以苏景寒如今的地位,姜遂已经再也不敢跟人提起苏景寒曾经是他的小厮了,他甚至都有些怕苏景寒为了颜面,跟郡主吹枕边风,让整个姜家在上京城消失。
但是苏景寒并没有,待他还如从前那般,叫他姜哥,有什么好事也都想着他,这次苏景寒求到他,他当然不会推辞,甚至亲自到这边来,尽心尽力的去将这件事办好。务必保证舆论的单一性和真实性。
郡守结束了一天繁忙的公务,拖着疲惫的身躯离开了官衙,想起苏家的事情,他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不禁感到一阵头疼。
“师爷。”郡守皱着眉头对身旁的师爷吩咐道,“你派个人去给苏家那两口子传个口信儿,告诉他们暂时别在上京城瞎转悠了,赶紧回来收拾这个烂摊子!再这样下去,可就要出大乱子了!”
师爷连忙应承下来,匆匆忙忙地安排人手去送信。可是,这信从郡城送到苏家所在之地,路途遥远,一来一回竟然耗费了将近半个月的时间。
苏大伯风尘仆仆地赶回郡城时,连家都没来得及回,就在大街上被事先守着的衙役带往了衙门。
此时,街头巷尾早已挤满了听到风声,看热闹的百姓。他们交头接耳,议论纷纷。其中更有几个头脑灵活的人,悄悄地挤到了靠近衙门的地方,占据了较为有利的旁观位置。甚至在人群之中,还出现了两位精明能干的说书先生,他们一边观察着局势的发展,一边暗自琢磨着待会儿该如何将这段故事讲得绘声绘色。
苏大伯刚刚踏进衙门的大门,一眼就瞧见了那密密麻麻的围观群众,以及,消失了很久的那个账房。他的脸色瞬间变得极为难看,心中暗叫不妙。经过如此一番折腾,这件事情恐怕已经无法轻易平息,想要妥善解决更是难上加难。
那两个说书先生眼睛一亮,仿佛看到了即将到来的绝佳素材。其中一人清了清嗓子,便小声开始讲述之前听闻的苏家之事,周围的人听得津津有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