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皇子年幼稚嫩,十岁的年纪本应是嬉戏于宫宇之间,享受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然而,今日他却不得不端坐于这场庄重繁复的宴会之上,身着华服,却难掩眼中的疲惫与迷茫。晨光初破,他便被唤起,一番繁琐的装扮后,便开始了这漫长的跪坐。长时间的跪拜与父皇冗长的训诫交织在一起,如同一首无休无止的催眠曲,渐渐侵蚀着他小小的意志力,眼皮愈发沉重,头也不由自主地左摇右晃,寻找着片刻的安宁。
赵成宇见状心中暗自叹息,却也迅速做出了反应。他不动声色地向身旁的小框子递去一个微妙的眼神,小框子心领神会,立即悄声出去,唤来了三皇子身边的两位忠心耿耿的宫人。这两位宫人行动敏捷,无声无息地靠近三皇子,以极尽温柔的手法,将三皇子轻轻扶起,让他靠在他们的背上,维持着跪拜的姿势,却已悄然进入了梦乡。这一幕虽微妙,却也被在场的官员们捕捉到了。
官员们面面相觑,心中暗自揣测皇上的意图与这场宴会的走向,怕是一时半会不会散了。就在这时,一位胆识过人的官员站了出来,他深知此刻提及国事或许能转移皇上的注意力,同时也是为了解决眼前的实际问题。
“启禀皇上,”他声音沉稳而有力,“关于收编民兵之事,虽为巩固国本之要务,然所需钱粮数额庞大,实非易事。尤其当前,高家为筹备对南国的战事,已大肆收购粮食,市面上粮价飞涨,百姓生活艰难。十门郡郡王虽有为国分忧之心,但面对此情此景,恐怕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啊。”
此言一出,宴会上的气氛顿时微妙起来。赵成宇闻言,眼神凌厉地扫向十门郡郡王,那目光中既有质疑也有警告。他缓缓开口,声音低沉而有力:“郡王,此言属实?”十门郡郡王感受到这股压力,面色微变,却也只得硬着头皮答道:“回禀皇上,微臣确实面临诸多困难,但定当竭尽全力,不负圣望。”
赵成宇站定在宴会中央,目光深邃而充满决心,他的话语如同春风化雨,既理智又充满温情。“诸位,时局紧迫,国家正全力备战,土豆作为重要的战略物资,其增产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安危。因此,我有一个提议,希望诸位能共同努力,特别是十门郡的郡守与民众。”
他转向十门郡郡王,语气中满是期许:“郡王,我了解到新一批的民兵大多来自您的领地,他们的家庭多以农耕为生。为了既解决国家的军需,又兼顾民兵家庭的生计,我建议让这些家庭将部分或全部田地改种土豆。土豆耐旱耐寒,适应性强,尤其适合十门郡这样的热带环境,我相信,在您的领地上,土豆定能茁壮成长,带来意想不到的丰收。”
赵成宇顿了顿,继续说道:“我知道,过去农民们常以粮食换取生活所需,但此次不同。国家将直接以铜钱收购土豆,虽然价格或许会略低于市场价,但胜在稳定可靠,绝不拖欠。更重要的是,我们承诺有多少收多少,不论土豆大小,只要品质合格,绝不挑剔。这样,民兵家庭便能得到实实在在的收入,无需再为生计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