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志才缓缓解释着这个策略。
既然曹操已到达,他们不可能放下自己领地前去冀州吧?而拖住曹操,其实也间接帮到了公孙瓒。
否则,万一曹操与袁绍联手北上,局势将更加不利。
刘备略一思考,点头表示同意。
“能避免战争是最好的。”
他自认为此为爱民之心的体现——珍惜士兵性命。
“主公,我们的当前要务是派遣一支队伍稳固并州内部,并另派一支队伍前往靠近长安的草原地带。”
戏志才提高声音继续说道,“如果陛下从长安逃走,这支队伍应立即将他迎到并州。
主公,这是一个绝好的机会,不可错过!”
刘备认同这一提议。
他现在的首要任务就是扶助汉室——这一点与曹操并无二致,但刘备选择更忠诚纯粹的方式。
如果有机会迎接天子回朝,刘备绝对不会退缩。
商讨继续……
而身处淮南的袁术则满心怒气。
他和曹操、袁绍一样,不断责骂刘表无能。
“我在豫州攻城拔寨却难有突破,而张易只用了不到四个月就打下了荆州?”
想起上次张易送来刘德的 **(疑为敏感字),如果不是阎象拦着,他早已率军反击。
“张易如此速度的确让人难以小觑。”
阎象安慰道: “张易虽然占了荆州,但也别忘其后续挑战。”
袁术暂时放下愤怒,转为思索下一步应对措施。
“张易需要几年才能真正掌握荆州内部的势力平衡。”
孙坚虽勇,智略欠缺,难以匹敌。
在数次交战中,孙坚节节败退。
阎象补充道:“张易接手后需要至少三年,来彻底清剿宗贼和内部不稳定的势力。
这期间,他不会轻易再次用兵。”
听完,袁术的心情似乎略微放松了些。
“其次,尽管张易在这次战斗中获得了胜利,但他蒙受了相当大的损失,短时间内需要休整并储备粮食。”
“再者,即便张易决定出兵,也不一定会对主公发起攻击。”
“如果我是张易,我肯定会选择打击实力较弱的目标,比如长安的李傕和郭汜,或者更动荡的江东地区。
这对他来说是最好的战略选择。”
阎象分析道。
“当前主公应该考虑如何处置孙坚:是处死他还是收降其部下作为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