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大明生产的陶瓷,却恰恰可以保值的遗留下去!陶瓷的利益在海外高达几百倍,比丝绸还要高,在这样的情况下,当然要选择大肆贩卖陶瓷而不是丝绸!”
朱棣听后,人差点傻了。
什么情况?
大明以后的丝绸会逐渐没落!
不保值了?
陈羽口中的城市化进程,也是第一次听说。
心中升起一股不安。
“掌柜的,这城市化进程是什么意思?”
陈羽笑着说道:
“老朱,你对新词还挺感兴趣,可这些我目前给你解释了,你也听不懂。”
“你就先简单的理解为社会发展进程,至于大明以后什么时候可以达到这个程度,我也说不准。”
朱棣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
陈羽继续说道:“还是之前说过‘永乐公司’一事,只有一个相对稳定的经商环境,才可以赚取源源不断的财富。”
“有了前面两条的铺垫,在殖民地大明就有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经商环境,那么接下来才开始真正赚钱!”
“首先要做的就是送给殖民地统治者大明官窑烧制的陶瓷,对于那些对大明友好的富人阶级,自然也可以送。”
“白送?”
朱棣疑惑的问道。
陈羽点了点头,然后看着老朱道:
“不然呢?人家如果拿钱,那还能叫送吗!”
朱棣咽了一唾沫,感觉陈羽说的好有道理。
可明明说了,又感觉什么都没有说。
“掌柜的,不是说最后一条才是生财之道?”
“这白送,那大明不得赔死!”
奉天靖难以来,大明周遭藩属国都急不可耐想要来到大明朝贡。
之所以表现这样积极,并不是跑过来送钱。
毕竟人家又不傻。
而是期待大明的回礼。
大明自持天朝上国的身份,自然不可能让小国吃亏。
于是往往周遭小国受到的恩惠,远远大于朝贡的付出。
可陈羽这样搞,那完全就是冤大头。
只出不进!
朱棣已经想象到老大知道后,天天在自己耳边念叨:
‘没钱啊,爹!’
陈羽轻轻摇了摇头,叹了一口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