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何抬起头,直言道:“大人,我有一句话不知该不该说!”
“有何话直说无妨!”赵牧说道。
萧何接着回答:“禀告大人,大秦帝国已是百孔千疮,必须采取激进措施才能解决问题!萧何请问大人一个问题,您愿手持宝剑清除朝中那些权倾一时却不忠的大夫吗?”
听到萧何这番话,赵牧眼神一凛,心中触动万分。赵牧立即答道:
“凡是触犯国法者,必死无疑!始皇帝授我定秦剑,不仅是要杀六国叛逆,更是要除清大秦之中的佞臣,谁敢挡我前路,我就用这剑将他斩尽根除。”
赵牧继续说,“你可以直抒己见,不用有任何隐瞒!”
自从接手廷尉府以来,萧何一直致力于处理日常事务。同时,赵牧则安排派人寻找陈平与范增——若能请到当然好,不来就绑回来!
听完这些,萧何将几份竹简摆在赵牧桌上。
“禀报大人,我接管廷尉府之后,注意到治粟内史多次干涉案件。调查发现,此人属于关中的世家大族,经常通过各种手段包庇自己的亲属。”
“此外,他还收受贿赂干预司法,滥用职权压下重要案件。”
赵牧听后皱眉问:“你掌握证据了吗?”
萧何解释说:“前任廷尉离开咸阳之前,留下了一部分关于此类干涉的标注纪录……”
“那么那位前任廷尉是谁?” 赵牧又问。
“回禀大人,前任廷尉是黄安石。”
提到这个名字,赵牧陷入了沉思。
黄安石?
赵牧对黄安石这个名字感到熟悉,却一时想不起历史上哪位名叫黄安石的人物出现在秦汉年间……
“这位治粟内史是谁?”
萧何回答道:“禀告大人,治粟内史陈公瑾来自关中大族,家族已经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了三百年,他曾与丞相王绾同师从杂家吕不韦。”
说着,萧何搬来三个木箱子至大殿,并打开其中一个,取出一卷竹简递给赵牧。
“大人,这是前廷尉在离开咸阳时留下的几册兵法策略书籍。”
当赵牧接过萧何递过来的竹简时,不禁失声惊叹:“素书!黄石公!”
黄石公乃是张良的授业恩师,教给他纵横沙场、决策千里的智慧。而今发现黄石公竟曾在秦国担任廷尉之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