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房内,皇帝端坐在书桌前,案几上堆满了各种奏章和文书。他面沉似水,眼神犀利,让人不敢直视。
贵妃和大理寺少卿行过礼后,皇帝挥了挥手,示意他们起身。
“说吧,所奏何事?”皇帝的声音虽然平静,但其中蕴含的威压却让人不敢有丝毫怠慢。
大理寺少卿深吸一口气,定了定神,然后稳步上前,双手恭敬地将卷宗举过头顶,呈递给皇帝。皇帝微微颔首,示意他将卷宗放在案几上。
大理寺少卿展开卷宗,开始详细地向皇帝奏明案件的经过。他的声音清晰而沉稳,每一个细节都描述得十分详尽,让人仿佛身临其境。皇帝聚精会神地听着,不时插话询问一些关键问题,大理寺少卿都能迅速而准确地回答。
贵妃站在一旁,她的身姿优雅,面容姣好,但此刻她的内心却并不平静。她的目光始终落在皇帝身上,试图从他的表情和语气中揣摩出他的想法。这场汇报对于宫廷的命运走向至关重要,也直接关系到许多人的生死荣辱。
皇帝听完大理寺少卿的奏明后,沉默了片刻。整个宫殿都安静得只能听到轻微的呼吸声,所有人都在等待着皇帝的裁决。
苏璃月和那位神秘大臣等人此时也在宫殿的一角,他们的心情同样忐忑不安。他们知道,这场面圣的结果将决定他们的命运。
终于,皇帝开口了。他的声音不高,但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他对案件做出了最终的裁决,这个裁决不仅影响着宫廷的命运,也决定了许多人的生死荣辱
很快,贵妃来到审讯室。她步伐沉稳,神色冷峻,踏入审讯室的那一刻,仿佛整个房间的温度都骤降了几分。苏璃月瑟缩在角落,偷偷抬眼,触及贵妃冰冷目光的瞬间,又赶忙低下头,身体止不住地颤抖。神秘大臣与他的同党们也都垂头丧气,往日的张狂早已消失殆尽。
贵妃缓缓踱步到神秘大臣面前,居高临下地看着他,眼神中满是不屑与愤怒,“你,身居高位,不思为国尽忠,却在背后策划如此阴险的阴谋,究竟是何居心?”
神秘大臣咬了咬牙,仍试图狡辩:“贵妃娘娘,这其中定有误会,我们……”
贵妃冷笑一声,打断他的话:“误会?人证物证俱在,你还想抵赖?你买通宫女太监散布谣言,勾结党羽谋划在我生辰宴上行刺,嫁祸于我,如此恶行,还敢说是误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