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先生揭开陶罐盖子,看着里面金灿灿的。
古一鸣:“是黄金?”
唐青:“应该是跟黄金有关的东西!”
古先生从里面抓了一颗黄金,“咦,很独特的造型。”
古先生抓起的金子,只有胡豆一般大小。
关键它不是实心金,而是只有一层金箔。
金还只包裹里面物体的一半。
而被金箔包裹的物体,由于年代久远,已经风化掉。
古先生就拿出来,里面包裹的东西就化成了灰,吓的古先生都不敢再伸手进去拿。
古先生只有用手电筒照在陶罐里看。
古一鸣:“确实很古怪的东西,不知道金箔包裹的什么东西?”
唐青:“感觉有点像豆子一样的东西。”
夏国:【我之前还以为是实心的金子,没想到只是金箔。】
扶桑国:【虽然只有金箔,古人把它放在这里,肯定还是很重要的东西。
中南美洲的朋友们,有人认识里面包的是什么嘛?】
玻璃维亚:【已经完全风化,根本就看不出来。】
哥伦比娅:【我也看不出来!】
古先生看着陶罐里说道:“大家不用问了,里面装的是可可豆金嵌币。
也就是说,每一枚“币”的核心都是一颗完整的、经过精心挑选和干燥的可可豆。
你们看风化的形态完整,呈饱满的椭圆形,就是可可豆。”
古一鸣:“居然是可可豆,难怪我不认识。
中南美洲的人都不认识,那就有点说不过去。”
唐青:“已经是风化的样子,他们不认识也正常。”
古先生拿着之前拿出那颗金箔,“你们可不要小看可可豆金嵌币。
它可是穆拉亚冶金技术的杰出代表。
工匠们将天然金块捶打成极薄,可能仅0.1-0.2毫米厚的金箔。
然后如同包裹糖纸一般,严丝合缝地包裹在每一颗可可豆的外面。
接缝处通过细微的捶打得以融合,几乎看不出痕迹。”
“只是可可豆已经风化,我们现在看不出来而已。”
古先生继续说道:“由于此工艺是手工包裹,每一枚金嵌币的形状都略有差异。
并非现代货币那样完全统一,但大小均与真可可豆相仿。”
“这里使用的金箔,都是使用的黄金是未经提纯的天然金。
因此黄金的纯度大约在75%-85%之间,呈现出古朴的、略带红调的深黄色,而非耀眼的亮黄色。”
“你们看金箔的表面,都有工匠细微的捶打纹理和自然磨损的痕迹。
都显示出古代工匠高超的工艺。
我直播古墓这么久,最佩服的就是古代工匠精神。
他们绝对不会弄虚作假,每一件事情都完成的精益求精。”
古一鸣:“完全纯手工打造的金箔,确实需要工匠高超的手艺。”
唐青:“现在都是机械化设备,根本就做不出捶打纹理和自然磨损的痕迹。”
夏国:【这种工匠捶打纹理和自然磨损的痕迹,才是最值钱的。】
扶桑国:【现在也有私人订制,只是手工费高的吓人。】
玻璃维亚:【看这一小陶罐,里面至少放了上百的可可豆金嵌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