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段时间,因为部队一直处在行军前进中,所以广朋和妻子也是各自在自己部队的驻地生活,他也只能天天回到指挥所饮食起居,与广大战士们都是一样的清苦生活。
常执委看到的,就是广朋的日常生活。
果然,得到老乡支援后,离开蜀咸根据地后终于可以第一次饭管饱了,广朋一连吃了三大碗,才感到有一点点舒服的感觉。
随后,依依不舍的放下碗筷,走到地图前琢磨下一步的敌我情况。
秦斋的部队被打的撤回到了咸阳附近地区,再也没有了之前的“中流砥柱”意识,与大漠军老老实实的舔伤口去了。
打了败仗,却意外得到蜀北蜀咸根据地的蜀军,一下子像抽足鸦片烟那样的兴奋起来 ,在丢掉根据地的我军三面,不断进行袭扰,我军整个局势非常被动,势头正猛。
他们的阵型非常严整,布局得当得当,显然是有备而来。
因此,要想摆脱被动,就只有向西进军这一条路了 。
真的,机会只有一次,稍纵即逝。当时在蜀咸地区广朋提出的两路夹击蓉城设想,现在已经完全不可能,反而是处处被动。
更需要的是,刚才常执委提到,兰芷军曾经就在附近活动过,那么,在附近地区打出声势,也是吸引兰芷军过来会师的需要,待两军会师之后再一起决定策略,是目前唯一可行的办法 。
他选择了西线的两个县城作为攻击对象,让参谋长拟定方案报告总部,总体是准备速战速决,这也是夺取给养让全军吃饱饭的好机会。
接到广朋的作战方案,余总指挥再次来到广朋军,他看着地图说:
“我们研究了一下,你的这个提议非常好。可靠情报,从东面进入高原地区的蜀军现在已经极为懈怠,各部队距离拉长,我军可以迅速歼灭孤立的敌人,打开敌人设置的包围圈,打开突破口,争取在附近稳住阵脚,迎接兰芷军的到来 。郭主持也说了,现在压倒一切的任务就是迎接兰芷军。”
“我们所处的地域极为贫瘠,草原山地夹杂,居民稀少,很难建设根据地。在接应兰芷军之后,全军唯一的一个出路,是向已经退缩到咸阳的秦斋所部位置的北方发展,而且时机极为良好。”广朋再次提出了战略设想。
“向北进军, 可就是与秦斋所部展开正面对抗,我军实力不允许吧?”
“我们撤离根据地之前,不就是在北部和他们交战吗?他们装备是不错,但是战斗力还不如双枪兵的蜀军,怕啥?再说,他们的主力现在都已经退回咸阳城,外面的这二十多个县不就是白给我们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