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啊 ,一边打一边补充,要是越打越少,还能一路打到碗底城下吗?怎么,有困难吗?”广朋停下在地图面前的标注,回头对郝执委道 。
“没有问题,老百姓看我们打了胜仗,都赶着支前呢,新区的老百姓比老区的还热情。”
“那就好。的东倭鬼子的动静怎么样?”
“他们在葡萄山一带让我们打的落花流水,灰溜溜的逃回来,根本没有余力对付我们。附近的围子县和戏马台县,对鬼子也是打的火热,我们一点也不要担心。”
“都安排好了。按照你的指示,重新调配了兵力和火力,阻击力量增加了一倍。”
“对,就这样打。这一次,我们的部队非常分散,有坚守榆树山的,有围困达城的,还有监视碗底的,但是,兵力绝对不能平均配置,只能是重点使用,这就是加强阻击兵力的原因所在。”
“我也是在调配兵力的过程中才发现言司令这个思路的。而且,我发现,言司令这一次调配的兵力中,总预备队也是放在阻击部队的,就是为了轮换作战的方便 。”
“对。下一次即使是同样的情形,兵力调配的方式也可能不一样。记住,任何事情 都没有一成不变的 。”寇师长这才认同了广朋这一次部署的微妙之处。
“电报,文旅长的 。”
广朋接过来看了看,马上到地图面前看了看,才交给寇师长 。
“你看,怎么部署合适?”
“这么详细了,我看就是等君入瓮吧 ”
“怎么等君入瓮,说说看。”广朋问。
郝执委也接过去,看了看,不由得赞叹:
“这个情报太详细了,不就是迎头痛击嘛,好办。”
“你们看看地图,在哪里迎头痛击好?”
二人走到地图前,在距离榆树山十多里地的一个地方,用手指了指:
“在这里比较合适。”
“兵力从哪里调集合适呢?”
“当然是阻击部队全体出动,一举歼灭他们啊 。”
“驴也会这么想吧?鲍原其实巴不得我们这样做呢 。”
“怎么,又错了吗?”
“看他们的行军路线,至少还有五天时间吧?”
“对,这是至少的,搞不好的话还要多一些。”
“这些天期间,如果我们的阻击部队调走,鲍原刚好可以迅速为达城补充兵力和给养,还可以对榆树山展开攻击,打通他的联系,彻底消除对碗底的威胁。你们说,调走阻击部队的话 ,合适吗?”
“也是啊,那不是达城打不下来,榆树山又丢了吗?”
“更重要的在于,东倭鬼子现在不敢增援,是因为看到鲍原没有胜利的希望,如果我们自己被动的话,他们是一定会立即追击我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