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如此,可这也是他们地雷设防的威力换来的,就这一点,足以值得他们自豪一辈子。
刚刚过完春节,村头的祠堂门前,已经有三三两两的人在丁丁当当的凿石头了。
广朋一边走,一边观察着村里的情况,发现村里的房子几乎都是石头垒起来的,石头缝之间用白灰填充起来,显得高大威武,有一种雄浑的气势。
老家荆楚省虽然也有石头房,但是数量不多,多数还是青砖房,与蜀郡差不多的风格;咸阳北地区则是在山坡上凿洞居住,倒也是冬暖夏凉。
与朐山的一些石头房不大一样,这里多数显得高大、气派得多,虽然墙上大多又有大火烧过的痕迹,而且屋顶都是最新苫上的,但还是掩盖不住那个气派,这可能就是靠海与不靠海的区别吧。
广朋走过去,看到除了几位老人外,几个小伙子也在凿石头,走过去蹲下,轻声问道,:
“我们能一起凿个地雷吗?”
“那边有锤子錾子,这里有石头 ,尽管凿就是。”小伙子头也不抬,自顾自的忙活着。
广朋看他爱搭不理的样子,就自己找了家伙事,开始凿起来。
“你这个凿法不行,直上直下的,装不进药。得这样,斜着凿,让它嘴小肚子大,才能把石地雷凿的薄薄的,做到一响炸一片。”一位年纪有四十多岁,满脸络腮胡子老人对广朋说。
“奥,这样子啊。”
广朋没有干过石匠活,可是从小在家干活,在茂林寺也是各种活都干过,很快就学会了,倒也是有模有样。
接连凿出来了三颗雷壳,可是寇副司令却连一个都没有凿出来,广朋想要过去帮一下他,老者摆摆手,对广朋说:
“让年轻人慢慢琢磨就是,咱们歇歇吧,抽颗烟。”
说着,他从口袋里掏出一根纸烟递给广朋,然后掏出火镰开始打火。
“我有洋火。”广朋掏出来一盒,随手递给老人,自己又掏出一盒划着火,给老者点上烟。
“於陵火柴啊,这个安全。”老人说。
“老先生对於陵很熟吧?”广朋看老者抽着纸烟,就知道是见多识广的,问道。
“前些年养蚕呢,每年都到於陵多少趟送茧,事变以后东倭鬼子横行霸道,买卖就干不下去,就回老家了。”
“现在咋过活呢?”广朋很关心的问。
“在这附近村里买了十几亩地,种点庄稼,凑活着过,就盼着早点灭了这些东倭王八蛋,过点太平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