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有甚者,一些路段地形崎岖,需要对山体进行削坡,而这些削坡涉及到一些坟地。这在中国农村,是一个非常敏感的问题。村民们认为,动迁坟地会触犯先祖的安宁,会给子孙后代带来厄运。许多老辈的村民坚决反对,他们跪在坟前,以死相逼,坚决不允许任何人碰触先祖的安眠之地。
林铭面临着进退两难的境地。如果绕开坟地,就意味着要修改原有的规划线路,增加修路的成本和难度;如果强行迁移坟地,势必会引起村民的强烈不满,导致更大的冲突。他深深地明白,要想解决这个问题,不能用强硬的手段,而是要以情动人,晓之以理。
他主动找到村里的老辈们,耐心地倾听他们的诉求,向他们解释了修路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强调修路是为了全村人的福祉,也是为了告慰先人的在天之灵。他还请来村里德高望重的老者,一起参与讨论,集思广益,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他承诺,一定会选择一个风水好的地方,重新安葬他们的先人,并安排村里的年轻人,每年都要进行祭拜,让他们的先人在新家一样得到安息。
为了证明他的诚意,他率先将自家祖坟迁移到一个新建的家族墓园里。林铭的举动感动了在场所有的村民,他们看到林铭为了修路,连自家的祖坟都可以搬迁,足见他的决心。在林铭的感召下,老人们渐渐理解了林铭的苦衷,同意了林铭的方案。最终,坟地迁移顺利完成,也为修路工程的推进,扫清了一大障碍。
然而,在修路过程中,一些潜在的矛盾也渐渐浮出水面。由于修路涉及到土地的占用,一些村民为了争取更多的补偿,开始狮子大开口,甚至出现漫天要价的情况。更有甚者,一些人开始散布谣言,挑拨村民之间的关系,给修路工程带来了不小的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