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辽和吕布也接到了刘隽的军令。
“文远!主公军令到了!”吕布拿着令书,兴奋地找到张辽,“主公命我等不必固守洛阳,可伺机而动,兵出轩辕关,威压颍川,策应翼德在汝南的行动!哈哈,终于能动一动了!”
张辽仔细看过军令,眼中精光一闪:“主公这是要三面施压,让曹操首尾难顾。奉先兄,此乃良机。我率一部兵马出轩辕关,做出进逼颍川许都的姿态,你坐镇洛阳,总督全局,并随时策应于我,如何?”张辽资历老,功劳大,由他主动出击,吕布镇守大本营,是最稳妥的安排。
吕布虽更想亲自冲杀,但也知大局为重,痛快答应:“好!就依文远!某在洛阳,看哪个敢妄动!你只管前去,让曹阿瞒好好心惊肉跳一番!”
---
数日之间,中原局势再变。
张飞在汝南高歌猛进,兵锋锐利。
赵云巡弋边界,稳如泰山。
张辽兵出轩辕关,旌旗指向颍川腹地。
而刘隽本人,坐镇彭城,荀彧、陈登、糜竺等人高效运作,将徐州、淮北的人力物力快速整合,源源不断地支撑前线军事行动。
曹操退回许都,面对的是这样一个令人窒息的全新局面:东有关羽锁淮泗,北有张辽、吕布胁洛阳,南有张飞、赵云侵汝南、窥南阳。他的势力范围被压缩得越来越小,四周仿佛布满了刘隽的刀锋。
许都的丞相府内,气氛比寿春城下时更加压抑。曹操看着地图上从四面八方指向己方的箭头,沉默了许久许久。
这一次,他真切地感受到了,那个名为刘隽的对手,已经拥有了足以将他彻底压垮的绝对优势。中原的棋局,似乎已经到了收官阶段。
许都,曹府。
烛火摇曳,映照着曹操愈发阴郁憔悴的面容。坏消息接踵而至,厅堂内弥漫着绝望的气息。良久,曹操发出一声极度疲惫的长叹,声音沙哑得几乎难以辨认:“或许……或许唯有……归降刘隽,方可保全诸位及将士家小性命……”
此言一出,满堂皆惊,随即一片死寂。投降?那个纵横兖豫、志在天下的曹孟德,竟生出此念?
“明公不可!”程昱率先反应过来,急声劝阻,声音因激动而颤抖,“刘隽虽势大,然明公岂可轻弃基业?今日若降,他日必为阶下之囚,生死皆操于他人之手!”
然而,曹操似乎心力交瘁,只是颓然地摆了摆手,眼神空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