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这个关头,除了一些野心家和利欲熏心之辈,谁做事不瞻前顾后?
他会意地点头:“我明白,这事牵扯太大,得从长计议。”
两人相视一眼,谁都不知道这场意外的发现,会不会牵扯出什么大秘密。
回到城里已是傍晚。
关啸军把王建军送到胡同口,低声道:“我明天就去部里查这个编号。
你自己小心,最近别上山了。”
王建军点头:“你也是。查的时候找个靠谱的借口,千万别露馅。”
看着吉普车远去,王建军没有直接回家,而是趁四下无人之际将这些证据藏好。
这说不定哪天就能派上大用场。
回到家后,王建军给家里的小家伙带了些他在山里找的一些野果子。
老王家人也关心了一下王建军出去这一趟的收获。
晚上,王建军跟聂文君说了他在昌平看完地后的一些想法。
聂文君虽然对王建军的想法有些疑惑,但还是支持他的想法。
第二天一早,王建军照常去厂里上班。
刚进办公室,革委会的一个副主任就来找他,言语中不知道什么意味:
“王厂长,军区后勤部来了个调查组,说要检查厂里的战备物资储备。”
王建军心头一紧,表面却不动声色:“什么时候的事?
怎么没提前通知?”
“说是临时抽查,”
李副主任压低声音:“带队的是个生面孔,态度很硬气。”
王建军立即警觉起来:“你去安排一下,我马上就到。”
他暗自思忖:这调查组来得太巧了,难道和昨天的事有关?
来到仓库,果然看见几个穿军装的人在查账。
带队的是个三十多岁的少校,见到王建军便出示证件:
“我们是军区特派调查组,奉命检查战备物资管理情况。”
王建军注意到这人虽然穿着军装,但手上的老茧位置不对,不像常年握枪的军人。
他不动声色地配合检查,心里却越发怀疑。
少校突然发难:
“王厂长,你们厂上个月领的五百套棉军大衣,为什么出库记录对不上?”
王建军心中雪亮,这是要栽赃陷害啊!
第一,这批军大衣是特批给轧钢厂三线建设职工的,所有手续都经过他亲自审核,绝不可能出问题;
第二,出库记录他上周才检查过,当时完全对得上;
第三,这些人一来就直奔这个问题,明显是有备而来。
这是单独针对他这个人呢?还是……
他镇定地回答:
“这批物资是按规定配发给三线建设职工的,所有手续都齐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