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另一些人则持谨慎态度。他们担心探测器的损失会给科研工作带来沉重打击,建议先尝试通过其他间接方式获取更多关于异常区域的信息,比如利用远程观测设备对异常区域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监测,分析未知粒子与周边物质的相互作用,从而推断出粒子的特性和来源。
经过激烈的讨论,各方最终达成了一个折中的方案。先利用现有的远程观测设备,对异常区域进行更深入、全面的监测,收集尽可能多的数据。同时,科研团队加快研发一种新型的探测器,这种探测器将具备更强的抗干扰和自我修复能力,以提高其在异常区域中心的生存几率。
在等待新型探测器研发完成的过程中,科研团队对远程观测数据进行了深入分析。他们发现,异常区域周边的物质在与未知粒子相互作用时,会产生一种特殊的能量信号。通过对这种能量信号的研究,科研人员进一步了解了未知粒子的一些物理性质,例如它们的电荷、质量以及与其他基本粒子的相互作用方式。
同时,军事人员不断优化能量护盾的性能,提高其对异常能量和未知粒子的阻挡能力。他们与科研团队紧密合作,根据科研人员对异常区域能量变化的研究结果,调整能量护盾的参数,确保其能够在不断增强的压力下保持稳定。
外交团队在协调各方资源的同时,积极寻求其他文明的科研支持。他们向整个宇宙发出呼吁,希望拥有相关技术和研究经验的文明能够提供帮助。这一呼吁得到了众多文明的响应,许多文明纷纷派遣科研团队和提供先进的技术设备,共同参与到应对危机的行动中来。
随着各方的共同努力,新型探测器的研发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这种探测器采用了最新的材料和技术,外壳由一种能够抵御时空扭曲影响的特殊合金制成,内部配备了先进的自我修复系统和冗余的通讯设备,以确保在极端环境下能够正常工作并与外界保持联系。
在新型探测器准备就绪后,联合调查队再次召开会议,讨论探测器的投放方案。科研人员根据对异常区域的研究,制定了一条最佳的探测路径,尽量避开时空扭曲最为强烈的区域,同时确保能够获取到关键的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