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尚书乖乖回应,他心里清楚这是师傅带自己出去见世面。
想学习见识别人的拿手绝活,肯定得把自己的绝活也亮亮相。
这是师傅用自己的医术和技艺给自己铺路和见世面呢!
接下来两个月师徒两个每天除了忙医馆就是早出晚归,原本计划每天两个时辰交流,结果每天花费的时间越来越多。
两个月黄尚书见识了骨科,内科,妇科、儿科等等,师傅带着他跟很多医生交流学习、切磋。
大家都是诚心诚意交流,都拿出了自己的真功夫,不管是他们师徒两人还是对方都收获巨大。
做为杏林晚辈,黄尚书凭借自己的聪明和乖巧受到所有交流大夫的喜爱。
他收到了很多他没见过的医书医案,这些东西都是市面上花钱也买不来的。
转过年,民国26年,京城的局势越来越紧张。
很多人传言说又要打仗了,京城很多大户人家都在收拾家产向南方搬家。
松鹤堂刘东家最近也在考虑要不要将生意往南方扩展一下,总感觉京城不太安全。
街面也都是人人自危,虽然政府一直在宣传和平和谈,老百姓也都不是傻子,何况还有大户人家达官贵人的搬家在前。
现在茶馆和酒楼都禁止人们谈论这些了。
莫谈国事
这个招牌堂而皇之的挂在了茶馆酒楼里。
黄尚书已经八岁了,除了学医他也懂得了一些家国情怀。
老大夫只教他学医和做人,至于国家大事,他懂得不多,也不特意教徒弟,他让黄尚书自己去看,去听,去想。
这天午休时间,师徒两人在医馆后厅里闲聊。
“徒儿,你以前跟我说过你家在街边租了你黄爷爷两间门面,现在一间住人,一间开了杂货铺是吗?”
“是的,师傅!”
“嗯,回去让你爹打听打听,看看家附近巷子里有的有出租或者出售的房子买一间,以后住在院子里。”老大夫建议道。
“师傅,为什么要搬到院子里住呢!”
“现在街面上兵荒马乱的,万一要是有事儿,临街门面不安全。尽量往巷子和院子里住,还有一个遮蔽。”
“好的,师傅,我过几天回家就让爹爹打听一下。”
师徒两个在谈论这个事情的时候,老黄这边也是遇到了一件他不知道该不该接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