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这是我小女儿,我还有三个儿子呢”李国庆朗声笑起来。
“国庆哥好福气啊”
“以后杏花村的孩子就交给两位”
“国庆哥客气了,这是我们应该做的,国家培养我们就是为孩子的”
石天奇,杨梦云两人被安排在新建的校舍里,
白墙黑瓦的教室,跟两人想象的相差甚远。
先前老师们是怎么跟他们说的
“这个新建的地方穷的很,极其需要几个老师”
班里的同学一听见这个都不愿意了,削尖了脑袋要往别的地方去。
两人本是情侣,又自觉出自云州,有责任来到家乡,所以便同意来这杏花村了。
杏花村不仅学校建的好,国庆哥还偷偷告诉他们,私底下村里每个月还有补贴。
总的来说,地方虽偏,待遇是不差的。
他们俩没有选错地方,这里的孩子只需要一个契机就可以腾飞了。
金秋九月,小麦金黄,稻谷飘香,农田里传来丰收的喜悦。
村里的孩子也统统被送到了新学校里。
为避免有的村民找借口让孩子请假回家帮忙割稻子打谷。
李国庆特意从养鸡场的盈利里拨款,请了一台收割机。
田里到了收割的日子,往年需要挥洒汗水,辛苦劳作多少日,今年村民在田埂上直接看着田地收割好。
孩子们路边疯狂的跑动,欢呼着:“收割机来收割了”
收割稻谷,孩子们也要下地干活,太阳光晒着,稻谷的锋芒扎在身体上,刺的红彤彤的,因热留下的汗水,真的是又痒又难受。
这是农村孩子人生中最难受的经验了。
不过好在他们今年不用割稻了。
有那脾气暴躁的,看着这群撒泼的孩子,直接捡起旁边的东西,示意“去去去,赶紧回学校去。”
孩子们一溜烟往学校去。
张大娘看到自家的孩子,大声训斥着:“不好好上学,等会看我不回家揍你。”
钱都花了,还敢不好好学习。
孩子们则是吓得一激灵,跑动的速度更快了。
村里都回响着张大娘的声音,太吓人了。
学校里总共4个老师,除了石天奇和杨梦云,李国庆担心6个班级,两人忙不过来,正好还有2个今年没有考上大学的孩子,请来助教。
石天奇和杨梦云松了一口气,两个人带6个班级实属勉强了。
自从村里建了小学后,村民惊奇的发现孩子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