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着竹子切掉圆饼中间的缝隙。
切好形状后,就成了一个带多条漏灰缝隙的圆片片。
这个不着急用,放在大叶子上风干几天,到时候放在炉膛里烧,烧硬以后,就可以当做漏灰片用了。
在炉子的底部形成一个空间,更方便进空气,方便助燃。
炉子比想象中的更容易做。
雏形出来后。
用小木锤轻轻敲打,手沾了水,在里面也抹的溜光水滑。
这个小炉子主要是用来烧火炭的,倒不用做烟囱。
第一个有点费事,第二个就快了起来。
胶泥还有很多,但是拌了干草和米浆的不多了。
林青玩泥巴上瘾,也不顾的这些。
直接只用泥巴,来回的摔打,做出了一个带耳朵的小陶罐。
看到成品,心里一动。
她可以烧陶罐啊!
之前看视频,有那种直接堆火烧制的简易陶具。
她有点印象,但是具体怎么操作,还是不懂的。
不过没关系,她多的是木柴和时间。
念头一起,人就没舍得停下来。
不停的摔泥巴,不停的捏器皿。
直到发觉眼前模糊不清了,才意识到,天已经黑了。
果然小孩子觉得幼稚的事情,大人做起来就刚刚好。
小心的两只炉子放在了小木屋里,做的器皿也全都放进小木屋。
更用干草把小木屋的门,简单的做了填充。
避免天亮后,鸡闯进去,把一切都搞砸了。
才回了山洞,提了两桶泉眼的烫水,兑凉水洗了个澡。
洗着洗着就觉得白天直条子砍的太少了。
还得多砍些,给温泉做个简易的三角棚子,再旁边做一片平地。
很快天气要热起来了,冲凉更方便,连兑水都不用兑了。
直接冲好澡回来。
越想越觉得这个棚子必须要搭了 。
冬天的时候,虽然这里只有她一个人,有了棚子也多少有点隐私。
晚饭太晚了,林青就弄的很简单。
提了竹节灯,摘了一大把菜薹。
水煮后,把料汁浇上去。
放油炒了一个葱花蛋,把重新加热的米饭拌进去。
配着一碗荠菜蛋花汤。
坐在炉门前简单的吃了。
饭吃完,锅碗都洗好。
林青的头发也干了。
又是一夜好眠。
林青洗了一把脸,就急匆匆的冲向小木屋。
炉子摸着还有点湿润感。
而没有加干草和米浆水的陶罐和盘子,虽然模样不好看,却已经干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