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腿鸭翅鸭脖这些照样全部斩下来。
这三只野鸭,大的出奇。
林青只好在石灶内升了火,压了一捆柏树枝,把鸭架子和大部分的鸭腿都挂在里头熏制。
六月的天,就算是放在储藏间,也只能保存个一两天,会快速的变质的。
她留下了一只鸭架子、两只鸭腿和两只鸭翅,斩成大块舀了一勺泡笋子的汁水泡着。
这几只公鸭极为肥硕,皮下全是脂肪,屁股上也全是油。
正好林青上次烧制的陶罐,有个特别完整的。
用来单独炼个鸭油,看看味道怎么样。
其实鸭子有一股特殊的气味,林青一般都是留鸡油和鹅油的。
鸭肥油都是让雪球和斑斑点点吃掉的。
雪球好几天没回来了。
本来不浪费的态度。
鸭油切成小块,添了柴火。
很快滋滋滋的水声消失,鸭油逐渐清澈了起来。
整整装了一个陶罐,还多出来一大碗。
看来得赶紧寻找红泥,烧制一批陶罐才行了。
鸭油还是蛮香的。
泡是笋子一股酸味,上面还漂浮着点点星星的泡泡。
清水里洗一洗,切成滚刀块。
野鸭油留了一锅底,鸭架子和鸭肉一起倒入锅里翻炒。
说是翻炒,压根就翻不动。
临清把过多的肉取出来一半,分成两锅来炒。
炒好以后,注入温水,放入酸笋一起炖。
山药粉皮已经晒脆了,拿出来几片放在水里泡软。
野鸭肉特别难炖,野鸭迁徙会飞上几千里的。
那种肉的紧实感,没有两三个小时,根本就炖不透。
中间得自己自己寻摸点吃的垫垫底。
小锅子里放了几种大料,鸭心鸭肝倒是煮的咕噜噜的出了香味。
鸭肝很嫩,差不多可以吃了。
林青又和了一块面,一滴水不加,用鸡蛋和面。
里面还要加一点点盐。
面醒一醒,擀成薄片,放在砧板上。
盖上一块湿抹布。
粉皮已经泡软了,切成条。
面片扯成长条状,丢进锅里煮。
粉条也一起丢进去。
洗好切好的菜叶在面片和粉条浮上来的时候,也丢进去。
菜烫熟了,面片也可以出锅了。
鸭油做底,一锅香喷喷的面片粉条就出锅了。
鸭肝细嫩,一点也不干噎。
面片是用鸡蛋和的面,很劲道。
粉皮爽滑,菜叶脆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