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太晚了,林青摘了一把菜叶子。
挖了半勺面粉,磕了一个鸡蛋,搅成了絮絮的面絮絮。
水一开,面絮絮下锅煮,疙瘩汤是不需要太早搅拌的,不然会烂成一锅糊糊。
面絮絮开锅后,随着沸水在锅里翻腾,这个时候就可以磕鸡蛋下锅。
这次鸡蛋入锅后,需要用筷子夹散,然后顺着方向搅拌下,整颗蛋液,会变成蛋块和蛋絮絮,快速被疙瘩汤烫熟。
疙瘩汤也会变得粘稠起来。
放一把洗干净的嫩菜叶,然后调味。
一碗黏糊糊的又好喝的疙瘩汤就好了。
林青从小就爱喝这种疙瘩汤,以前是奶奶烧,后来奶奶忙农活的时候,她不会炒菜,也会搅面絮絮,然后做半锅疙瘩汤。
等奶奶农忙回来了,一起喝疙瘩汤,一起吹小凉风。
然后说着今天的收获,还有明天的打算,收获了稻谷后,田里是种青菜还是小白菜。
一眨眼,她27岁了。
奶奶也走了很多年。
在某一个时刻,好像时间真的如流水一样。
匆匆而过,新的一天,新的一年。
不知不觉的就过去很多年。
记忆中的人越来越模糊,记忆中的事情也渐渐淡忘。
唯有热气腾腾的美食,在诉说着当下的故事。
用鸡蛋搅出来的疙瘩汤是淡黄色的。
和翠绿的嫩菜叶,盛放在灰黑色的陶碗里。
林青默默的吃了两碗,站在平台上吹小凉风。
灼热的山风,在晚间多了几分凉意。
林青站了一会儿,默默的站在水池前。
洗了锅碗勺子,把砧板洗干净,挂在了挂钩上。
炉火已经熄灭了,独留一簇小火苗,透过炉门闪着微弱的光。
林青吹熄了油灯,拿了一块大毛巾,把平台上的芦苇卷帘放下来。
坐在木墩子上,用晒的温温的水,冲了一个快速的战斗澡。
带着还未散尽的水汽,倒头就睡。
昨晚睡的晚,头发也没有干透。
早起的时候,林青也有点鼻塞。
拍了一大个生姜,浓浓的煮了,放了两块红糖。
热辣辣的喝了,出了一身汗。
才觉得舒服点 。
拎着小竹篮,把几个鸡蛋放在泉眼处。
就去了小木屋。
布袋里的巢蜜差不多已经流的差不多了。
林青把袋子扎紧,再次按压揉搓。
又过滤了不少的蜂蜜。
实在攥不出来了,里头的蜂蜡,也有大用处。
蜂蜡加少量的水,在小锅里慢慢的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