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下起了雨 。
林青把小泥炉升起来。
没有底的竹筐架在泥炉上面,竹匾架在竹筐上。
时不时的用小耙子给浆果翻个身。
三四个小时,就能烘干一竹匾的浆果。
实在没有活干的时候。
林青用储藏间的毛竹,相同的工序,又做了一张竹床。
这张竹床是准备放在小木屋里的。
因为无聊,也因为下雨。
林青沉浸式的做了三天的竹床。
每一处细节都打磨的很精。
和冬天那张竹床比起来,林青不得不承认。
她自己是个喜新不厌旧的人。
于是决定,新做的这张竹床留在山洞里用。
旧的那个拿去小木屋好了。
当雨彻底停下来的时候,林青去了一趟小河边。
拉上来两个网兜,里面只有几条鱼,其中一条网兜不见了。
临时搭的码头,也被暴涨的河水淹没了。
还好,小船用了三根绳子合起来,绑在柳树上了。
不然这么长时间没来,要不是绑着,估计要被冲走了。
春天涨水,会有很多的新鲜的野菜也可以采集。
夏天涨水,会伴随很多的泡沫和浮木。
河水也变得浑浊起来。
而且会有各种枯木的和腐朽的枯木,在湍急的河水里奔腾着,时不时撞向河沿的树木和水草。
这样的河水,让林青觉得很陌生。
她确保了小船是安全的,就背着竹筐离开了。
太阳升起来,热烘烘的阳光再次热情的照下来。
头顶是热辣辣的太阳,空气里弥漫着潮湿的空气。
这样的天气,让人感觉很不舒服。
林青采了一把大叶韭,就返回了山洞 。
大叶韭洗净,放在小竹筐里控水。
面粉在原本的基础上,又筛了几遍。
和面的时候放了一点盐,这样可以增加面皮的筋性。
和面要和的稍微硬一点点的 。
等下醒面后,才会变得软硬适中。
做饺子的面,不需要发面。
林青把大叶韭切的碎碎的。
打了六个鸡蛋,多放了点油,快速的划散。
就算这样这种蛋块,还是大了一些。
倒在砧板上,剁成鸡蛋碎。
和大叶韭混合在一起,挖一勺鸡油拌一拌,再放盐和调味粉调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