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了澡,又吃饱了饭。
林青绑好了加厚版的皮毛,托着雪球在室内转悠了许多圈。
又窝在沙发上坐了一会儿。
雪球困顿的点头了,林青把它安置妥当。
把剩下的残局收拾了。
自己拿了一本书,一边喝茶,一边慢慢的读。
喝了半杯茶,才发现书都拿倒了。
合上书皮,才发现还是那本霸总的小说。
这种言情小说,也不适合眼下来读 。
自己噗嗤的笑了一会儿,又从行李箱里翻出来了一本小时候用的字典。
随手一翻,就看到了一个呛字。
呛:有刺激性的气味。
再往下数,就是炝:炝锅。
心思一下子就飘远了。
之前她唯一能类似于炒菜一样的,就是那口厚底的陶罐。
每次使用都要小心翼翼的,油多放,葱姜入锅扒拉两下,就赶紧放食材。
生怕一个火大了罐子就裂开了。
如果有了自己做的超厚平底锅。
倒是可以试试辣椒呛豆芽。
把锅碗都洗干净。
林青把半袋子黄豆拎了出来。
米袋子是二十斤的,这袋子黄豆大概只有七八斤。
开垦了这么久的土地,又是烧草木灰,又是翻地的。
苗儿也长的特别好,豆荚结的也很多。
可惜一场冰雹下来,能存活的不过十几株,到最后,收获的也就这么一点了。
绿豆小半碗,黄豆小半碗。
放在碗里泡水 。
没办法,想吃豆芽,就得提前一个星期做准备。
生豆芽没有捷径,就是要交给时间。
陶器是生豆芽最好的容器。
粗砂的陶罐,水会慢慢的渗透,只要准备往盖在豆芽上的布巾上浇水。
且放在炉板旁边的温暖处,只需要三天左右,绿豆芽就有两三厘米了。
如果缺菜的话,就可以淘洗一下,拿去炒了。
林青从春天就开始打野,一直到雪季的降临。
她是不缺菜的,但是她缺的是新鲜感。
终于到了三日后。
黄豆芽还是粗粗短短的一点点。
绿豆芽倒是长的比黄豆芽高了一倍。
林青哪里还忍得住,早早的把米饭蒸上了。
捡了几块羊肉,舀几勺羊汤先放在锅里里热着。
绿豆芽仔细的去掉了豆壳。
直接淘洗了几遍,放着控水。
干燥后,像枸杞子一般大的山椒,切了三四个。
厚厚的平底锅里,放一点点油,油一热就下了山椒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