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姐这回没有出言阻止我,只是在电话那头默不作声。
来了这么些天,我是该给赵兰写信了,那就马上写吧,给她写一封,也给赵海写一封。
两封信我写了三个多小时,直到吃晚饭时都还没有写完。
因为我始终不忍心把心里话写出来。
也忽略不了袁桂英和赵海对我的好。
至于赵兰……,在别人眼里,她早已跟我同床共枕过。
后来我把那两封信写成了作文,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
开学那天,姐姐打扮得漂漂亮亮的,早早就来到姨娘这里。
姨娘用她那辆三轮车把我们带到学校门口。
南阳大学,我将在这里度过四年的时光。
姐姐看到有一家人在校门口拍照,羡慕得不得了,她也想记录一下今天的画面。
于是便问人家方不方便给我们拍一张,她愿意出钱。
“你们也是新生?”
那个手持相机的中年男人问,看他们的穿着,就知道是城里的有钱人。
穷人家又哪里会有照相机?
其实我的穿着打扮也不像是农村人。
姐姐告诉他们,我才是新生,读经济学的。
“这么巧?我也是读经济学的,学姐你好,我叫沈冰。”
一双白净的大手伸到姐姐面前,这个和我年龄相仿、长得高高大大帅气的家伙,把姐姐当成了大学生。
“呵呵呵,你好,小弟弟……,” 姐姐还是跟他握了手。
那个男人道:“你们不是想照相吗?来,我免费给你们拍。”
姐姐也没有客气,拉着我的胳膊站在‘南阳大学’ 几个大字下面。
那个沈冰也要跟我们合影,他站到了姐姐的左边。
直觉告诉我,这家伙是对我姐姐一见钟情了。
“学姐,你也是读经济学的吗?” 照完相,沈冰问。
“我?小弟弟,你误会了,我不是这里学生……,”
我补充道:“我姐姐是大饭店的经理。”
“兄弟,你叫什么?”
“李双响。”
我跟沈冰握了手,他成了我在南阳大学的第一个朋友,也跟我分到了同一间寝室。
只是他不相信我是农村人,说我身上没有农村人的那种土味。
而在我们班上,有一半同学是从农村走出来的,我明白他们背后的付出有多么艰辛。
沈冰家离南阳市只有一百多公里,他爸妈是干个体批发的,属于国家先富起来的那部分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