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仅仅花了三天时间,程区长就跟轻工业部以及崇文区谈妥了。
政府方面还是想合资或者承包的,但方平安直接拒绝。
要么我全资,要么我现在直接买地买生产线去,无非麻烦一点呗。
地方上给我政策地皮厂地设备,我交税解决群众工作问题,其他的别谈。
有国有资产在里面,很多事情以后做大了说不清楚,反正方平安就是这个态度。
要么我多花钱一次性买断,要么我自己从0干起。
国内说是“买地”,其实都是买下几十年内的使用权,不过跟买地皮差不多了。
但这个年头个人无法全资购买濒临倒闭的国营或集体工厂,政策仅允许通过承包、租赁或合作经营介入。
承包需承担债务并上缴利润,前期投入较低;
设备租赁年费用约数千至数万元(参考工业品价格);
整厂购买直至1990年代国企改制后才逐步开放,1983年无成功案例及价格记录。
方平安之前“买”的那几个小厂,都是村办企业或者个体户的小作坊,这些只要钱到位合同弄好都好说。
但稍微中型一点的,谈都不要谈。
但承包?
方平安不感兴趣,承包需要承担债务并上交利润,前期投入较低——但做起来了以后还得给地方上上交大量利润,凭什么?
无法全资购买的,方平安谈的都是“设备租赁”——也就是租你整个厂子,先干着,等到一定阶段,我就自己新开厂子去,前期多花点钱都无所谓,但必须是全资。
目前“租”下来的厂子,如东城区京郊养殖厂,无非在厂子门口多挂一个“新村京郊养殖厂”的牌子而已,因为这是困难时期为了精简城市人口,由东城区政府自己新建的养殖厂,跟部里没啥关系,所以“租”给方平安很方便;
合作承包的只有“新村土豆蔬菜种植基地”——原崔村农场,公社里只要公粮交齐了,剩下的好办的很,无非就是帮着新村的厂子种土豆蔬菜呗,有农科院分院在这里,产量绝对能够保障;
其他的,都是小个体户或者私营企业的厂子,无产权纠纷,直接连着厂房设备地皮一起买下,也没多大的地方。
股权,控制权,人事调动,财务,产品专利,品牌,配方,销售渠道等等……那必须抓在手里的。
不要国有资金的另外一个主要问题,也在于你真的把产品做大了,上面要干预,你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