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安顿时脸颊臊红,“我去,玩我不是?”
“来嘛!”杨如雨语气既带了些命令,又有些撒娇的意味。
明安轻咳一声,红着脸翻身而上,坐到杨如雨身前,任由杨如雨那高大修长的身躯,双臂握住马鞍上的把手,像抱着布娃娃一般抱着自己防止掉下去。
没听到前进指令,马沙拉弟也不敢走,眼观鼻鼻观心像个石雕一样僵持着,任由身上在它看来脑子不太正常的狗男女,拿自己当作二人调情道具。
两人一马就这样一动不动僵持着,马沙拉弟略显尴尬低了低头,啃起院子里的草嚼吧嚼吧,然后嘴皮子一翻狠狠的一啐,尽数吐了出来,似乎觉得这草吃起来口感不好。
杨如雨挑逗明安玩了个尽兴,感觉这两人一马的骑法有些不太适应,轻笑一声翻身下马,将马沙拉弟还给了明安,自己另外寻了匹马,一人一马骑着往主峰上行去。
到了主峰时,已经是日落时分,昨日灯会封住了通往文韵大殿的山路,今日山门已经打开。
不同的是,昨日允许来访游客自由出入灯会,今日则需要拜帖才能进入文韵大殿的山门。
有拜帖的,要么是世家显贵,要么是一方名士,让整个文韵大殿的山路上,人流比昨日少了大半。
人虽少,各个锦衣骏马,气度不凡,亦或是檀木香车载着官宦女眷,好一副宏大盛事的气派。
琅琊主峰绵延而去,路面又是四平八稳的青石砖,挤着人群走了一阵,绕过一棵巨大的迎客松,那文韵大殿的檐角便出现在了眼前。
文韵大殿由木石构成,四平八稳恢弘大气,有些像现世古代南北朝时期的建筑,四周开阔通畅,由中庭向外围了一圈圈的石案,案上笔墨纸砚齐备,案前铺着绫罗蒲团。
大殿石案大致分了三个区域,东西南三大区域都竖了高大的雀屏,用遒劲篆书依次写着“东海”,“文松”,“月泉”。
这文韵大殿北面摆了六张太师椅,左右各三,中间摆了个不伦不类的青玉石床,不知道是何讲究。
明安看完一圈摆设,赞了句,“逼格拉满,就是不知道怎么个比法。”
一旁的杨如雨低声解释了一番。
这琅琊文坛的诗词比试,就是三国才子各出十人坐一方,每轮各出一人作诗比试,由评委赋分,分高者留存,分低者出局。
出局者由本队第二人补上,同时会累积得分。直到有两队人数耗尽,比试结束,结算各队累计分。每队出战才子排序由各自抽签决定。
每队前面有个积分木牌,此时东海国已经有了九分,而月泉国文松国各自只有四分和五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