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262小说网>网游小说>大唐凌烟志> 第35章 屈突通夜袭王长谐,李渊神机妙算扭转战局攻打河东郡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5章 屈突通夜袭王长谐,李渊神机妙算扭转战局攻打河东郡(2 / 2)

紧接着,张纶带领义军转战文成郡。文成郡的太守郑元暃,乃是郑译之子。郑译,那可是在隋朝初期的官场中有着特殊地位的人物。郑译在北周时期就已入仕,他在政治漩涡中几经沉浮,在周隋禅代过程中,他凭借自身的人脉、谋略以及对局势的把握,为杨坚称帝建立隋朝起到了不小的推动作用。隋朝建立后,他一度位居高位,家族势力不容小觑。

郑元暃则承家族之荫,被任命为文成太守。然而,他可能更多地是沉浸在家族的光环之下,在军事防御等方面有所懈怠。面对张纶的军队进攻,他虽然进行了抵抗,但由于准备不足和缺乏张纶那样的军事才能,逐渐落于下风。

最终,张纶的军队成功攻克文成郡,并且俘虏了郑元暃。

这个事件对当时的战局有着诸多深远的影响。从军事格局上讲,张纶的这一胜利对于扩张李渊的势力范围有着重要意义。他攻克龙泉、文成等边缘郡域,扩充李渊势力范围的同时,使得他在安抚稽胡势力时更具战略主动性。他的部队在攻占这些郡县的过程中,缴获了大量的物资和兵员,进一步增强了自身的军事实力。

对于李渊称帝前整体局势而言,这是对地方割据危险的一次有力打击。在当时,隋朝虽然还是名正言顺的统治政府,但地方上,尤其是偏远地区存在着较多不稳定因素,像郑元暃这样背后有家族势力支撑的地方官员,如果存在割据的野心或者不稳定的因素,都可能成为李渊称帝建立唐朝的不稳定因素。

郑元暃被张伦俘获后,归降李渊义军。在唐朝初期被重用,曾多次出使突厥,以其机智和辩才在外交上取得了显着成就。他能够用祸福之理说服突厥可汗,使其撤兵回国,展现了出色的外交才能。郑元暃的外交和军事才能,为唐朝的稳定和对外扩张提供了重要支持,被誉为“能言善辩,能随机应对”的外交家。

接下来,李渊再次召开了重要的军事会议,因为他意识到屈突通还在河东坚守,对义军和后方构成着直接威胁。如果长时间僵持,不仅会影响李渊军队的整体战略部署,还可能使李渊陷入腹背受敌的困境。

李渊对王长谐说:“屈突通的隋军精锐士兵不少,但相距仅五十多里,他到现在还不敢前来应战,足以说明他的士兵已经人心不齐,不为所用。但是屈突通若不出战,他还担心杨广追究其惧战之罪,所以他又不敢不出战。如果他出战,必会渡河攻击你们,那么我立即率军进攻河东,河东有可能会被我军攻下;如果屈突通选择固守城池,全军守城,那么你们就切断他的河梁。前扼其喉,后拊其背,前后夹击,控制敌方的要害,屈突通感到压力,必会逃走!”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