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夜,郑王寝宫内金兽炉香烟袅袅,罗士信和衣躺在锦榻外侧,听着身后王世充的鼾声,彻夜未眠。
真正让罗士信感到寒心的,是他在演武场撞见王世充正为降将邴元真整理战袍,听得王世充说道:";元真此来,如旱苗得雨!";
那殷勤模样与当年对待自己如出一辙。
想起不久前王世充大败李密瓦岗军,李密逃退之后,邴元真主动献城、献计投降了王世充,切断了李密再次翻身的后路,李密至死不知,那个曾在月下与他共谋夺取天下的谋士,此刻正用他亲授的兵法为敌酋铺就擒王之路。邴元真的作为遭到被俘虏的瓦岗军将领们的唾弃。
罗士信正在愣神间,突然听到王世充放声大笑,只见他解下腰间玉带系在邴元真身上,转头对俘虏营中遍体鳞伤的瓦岗旧部将士们高声道:";诸君且看,识时务者方为俊杰!";罗士信看到囚车里的程咬金猛然啐出血沫。
";郑王待我等皆如刍狗乎?";罗士信攥紧马鞭问身旁亲卫,远处邴元真刺耳的笑声随风传来。罗士信攥紧腰间玉带,忽然察觉鎏金兽首的獠牙正硌得掌心发痛。
朱雀大街的酒肆里,醉酒的郑军士卒哼唱着新编的俚曲:";昨日李密将,今朝王郎客,明日谁家臣...";歌声顺着秋雨飘进将军府,在罗士信擦拭佩剑的水盆里激起涟漪。
后来,罗士信虽受王世充厚待,但目睹王世充对后来归降的邴元真等人同样";解衣推食";的姿态,这位少年成名的猛将顿觉所谓礼遇不过是权术手段。
而真正点燃罗士信叛意的导火索,是几日前王世充为讨好侄子王道询,竟强夺其视若性命的西域汗血宝马。
西域汗血宝马是古代文献中记载的";天马";,是中国历史上最富传奇色彩的名驹之一。这种源自中亚费尔干纳盆地(今土库曼斯坦)的阿哈尔捷金马,因奔跑时肩颈部会渗出红色汗液而得名。
早在汉武帝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张骞副使持黄金马像出使大宛求取宝马遭拒,引发";贰师将军";李广利两征大宛的史诗级远征,最终带回的数十匹汗血马,在长安城引发";观者塞道";的盛况。
这种肩高逾六尺(约1.5米)的神骏,其疾驰时流珠般的血色汗渍,按照现今研究,实为寄生虫感染或皮下血管显影的生理现象,却衍生出";日行千里,夜行八百";的神话。《史记·大宛列传》载其";先天马子";,前蹄关节异常发达,能踏石留痕。唐代昭陵六骏中的";什伐赤";,正是李世民骑乘汗血马征战时的写照,马鞍具上的波斯纹样,诉说着丝绸之路上的文化交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