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262小说网>网游小说>大唐凌烟志> 第163章 夏侯端千里归唐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63章 夏侯端千里归唐(2 / 2)

夏侯端行至宋州,沿途归附者已达二十余州。州衙正堂上,他看着案头堆积的归降文书,忽问随军书佐:"可记得《汉书·苏武传》?"不待回答,便自嘲一笑:"苏子卿持节十九载,吾等不过月余..."

619年深秋,河南道观察使夏侯端持节即将到达黎阳。北风卷过永济渠,吹动他手中褪色的赤黄旌节,远处黎阳城守军的炊烟在暮色中若隐若现。守将李世积因其父亲被窦建德扣押为人质,已经被迫投降夏政权。

这座曾屯粮百万石的巨仓,如今只剩焦黑断壁,三日前,李世积为防止黎阳仓丰富的物资落入王世充之手,已将黎阳仓付之一炬。火星随风飘落在夏侯端肩头,烫穿了他赭色官袍,他却浑然未觉。

李世积驻守黎阳仓时,面临王世充势力东扩的威胁。黎阳仓作为隋朝遗留的最大粮仓之一,存粮百万石,若被王世充夺取,将极大增强其军事实力。李世积在权衡利弊后,选择“焦土战略”,焚烧粮仓以绝敌资。此举虽自毁资源,却成功阻止了王世充通过控制粮仓迅速壮大,为唐军后续围困洛阳争取了时间。

《资治通鉴》载:“世积度不能守,谓郭孝恪曰:‘此仓粟虽多,未易守也。不如焚之,毋以资敌。’遂焚仓廪,引兵去。”

夏侯端作为唐朝河南道招慰使,持节南下宣抚州县时,首先抵达黎阳城(今河南浚县)与李世积会合。夏侯端攥紧船舷,木刺扎入掌心浑然不觉。这些面黄肌瘦的流民,与月前长安西市酒肆里痛饮的关陇子弟,恍如隔世。

此时黎阳仓虽已焚毁,但李世积仍控制着黎阳城防务。

"使君当真要南下?"李世积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夏侯端此刻望着烧毁的黎阳仓,眉头深锁,这位日后位列凌烟阁的名将听到李世积的问话,转身答道:"汴、亳诸州朝秦暮楚,王世充又新破时德叡,河南道十室九空..."

夏侯端露出被烽烟熏黑的面庞继续说道:"李总管可知,陛下遣我出使时,长安太极殿前新栽的槐树尚未抽芽?"

之后,李世积派部将郭孝恪率轻骑护送夏侯端自澶渊渡口(今河南濮阳西南)南渡黄河,意图借唐军声威招降河南州县。然而,当夏侯端行至谯州(今安徽亳州)时,因汴州、亳州相继降郑,归路被截断,最终陷入绝境。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