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262小说网>网游小说>大唐凌烟志> 第196章 唐高祖的用人之道诠释了唐初政治机器的运行逻辑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96章 唐高祖的用人之道诠释了唐初政治机器的运行逻辑(2 / 2)

对杨士林的任命,堪称隋末唐初降将群体的典型案例。杨士林原为隋朝将领,在隋末天下大乱的局势下,他审时度势,最终选择归附唐朝。此次任命他为显州道行台尚书令,是对他效忠唐朝的嘉奖。杨士林在归附唐朝之前,已经在隋朝军队中积累了丰富的军事经验和较高的威望。他在隋朝任职期间,可能参与过一些军事行动,展现出了出色的军事才能。然而,随着隋朝的衰落和天下局势的动荡,杨士林意识到隋朝已经难以挽回颓势,于是他果断地做出了归附唐朝的决定。

杨士林归附唐朝后,为唐朝的统一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他利用自己在隋朝军队中的人脉和影响力,积极招抚隋朝旧部,使得许多原本犹豫观望的将领和士兵纷纷归降唐朝。这些人员的加入,极大地增强了唐朝的军事力量,为唐朝在各地的征战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此外,杨士林还凭借自己的军事智慧和指挥才能,参与了唐朝的一些重要战役。他在战场上表现出色,多次带领军队取得胜利,为唐朝开疆拓土、稳定局势立下了赫赫战功。

例如,在唐朝与一些地方割据势力的战斗中,杨士林凭借对当地地理环境和敌军情况的熟悉,为唐军制定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战略战术。他善于利用地形优势,巧妙地指挥军队作战,常常能够以少胜多,击败敌军。他的军事才能不仅得到了唐军的认可,也让敌军闻风丧胆。正是因为杨士林在军事上的卓越表现和对唐朝的忠诚,李渊才决定任命他为显州道行台尚书令,给予他更高的权力和地位,以表彰他的功劳,并让他继续为唐朝的稳定和发展贡献力量。

这位原隋朝鹰扬郎将的晋升之路,始于武德元年(618年)在汉东地区的临阵倒戈。据《资治通鉴》卷一八六记载,杨士林联合山南豪族田瓒,以五千精兵突袭朱粲的"食人军团",不仅解救数万百姓,更将汉水流域七州之地献于唐廷。这种兼具军事胜利与政治投诚的双重价值,使其成为李渊重点笼络对象。

杨士林受任显州道行台尚书令时,显州道的实际控制范围因史料记载简略而存在争议,但结合《旧唐书·地理志》《元和郡县图志》及考古发现可大致复原。该行台辖区以汉水支流滍水(今沙河)流域为核心,东起豫州汝南郡(今河南驻马店上蔡县),西抵南阳盆地东北缘(今河南南阳市方城县),北接许州颍川郡(今河南许昌禹州市),南控汉水北岸重镇襄城(今湖北襄阳东北)。

具体州县涵盖隋代遗留的襄城郡大部及临时设置的军镇要地。其核心区包括隋襄城郡的叶县(今河南平顶山叶县)、鲁县(今河南平顶山鲁山县)、犨城县(今河南平顶山郏县西北),以及武德二年新置的北舞阳县(今河南漯河舞阳县)、郾城县(今河南漯河郾城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