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35章 论功行赏(2 / 2)

终于,朱慈烺缓缓开口了:“朕今日还要着重嘉奖一位功臣,孙承宗。”

此言一出,朝堂上下一片惊愕。

跟着朱慈烺一起出征的那些系统将军们倒还能理解这个文官究竟做了什么,但是在朝堂之上一直留守北京的这些官员可就不清楚了。

孙承宗是谁?不过就是一个礼部侍郎而已,对于这个人他们还是有一些记忆的,毕竟曾经的文武百官被杀到只剩现在的真的只有百官。

彼此之间大家还是有些熟悉的,但是他们熟悉的孙承宗只不过是一个文官,和现在这个大军论功行赏有什么关联呢?

一个个的官员,他们目光转来转去,疯狂地在队伍中寻找着孙承宗的踪影。

不过很明显他们是找不到的,毕竟孙承宗早就已经死了。

不管他们怎么寻找,他们都没有看到孙承宗的踪影,反倒是看到了他的大儿子出现在了朝堂之上。

不过一部分人直接就绕过了他的大儿子,继续寻找着正主的身影,而有些聪明的人好像意识到了什么一样。

朱慈烺默默看着众人,并未阻止底下大臣们的举动。

“朕曾派孙承宗亲赴高丽,那本是一场荆棘满途的艰险任务,生死未知。

他却毫无惧色,以决绝之举——自杀,为我大明在那片土地争取到了至关重要的战争借口。”

说到此处,朱慈烺微微停顿,目光中闪过一丝追思与感慨。

比起明末时候那些水太凉的存在,此时的孙承宗虽然是自己开出了无法拒绝的价码才去的,但也说得上是有气节有勇气了。

而且自己派出去保护孙承宗的骑兵也已经向自己汇报了孙承宗的一系列做法,说实话他还是很满意的。

自杀!?

那些文官们并没有注意到朱慈烺后面说的话,他们只注意到了两个字自杀。

和自杀相对应的是,他们还听到了另外四个字,那就是战争借口。

一时间聪明的人就已经知道发生了什么,他的人去了,然后死在那里,那自然是一个外交事件。

不过即使他们知道了,却也没有人站出来说。

朝堂上一片静谧,只闻朱慈烺接着说道。

“他这份忠心,这份舍生取义的大义凛然,朕怎能辜负?朕曾许诺他的奖励,定要一一兑现,且要以最隆重的礼仪,让朝中众人皆能目睹我大明的信义。”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