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市电信局长思量了半天,还是没敢拒绝学院的申请。先给枣市的主管领导打了个电话,特意汇报了此事,然后又向直属管辖的省电信局汇报了一遍。
枣市主管科教文卫的副市长,对这事也是无能为力,毕竟像网络铺设这种事情,涉及的面太广,不是他一个地级市的副市长所能决定的。
省电信局这边收到汇报倒是挺意外的,毕竟光纤网络的架设在鲁省这里才刚刚开始,目前只有省会济市的两个区有铺设,而且因为使用年费比较高,开通的用户数量也很少。
省电信局这边为了这事,特意派了一个技术工作组到了滕市,因为滕市学院表示可以全额承担光纤的铺设和架构设备的费用。目前滕市要开通光纤网络的通道有两个,一个是从省会济市的主光纤网路上,分出一条支路光纤通道,直达滕市,然后在滕市建个中型的数据交换中心,再连接到滕市学院。第二就是借助隔壁苏省彭城的数据交换中心,拉一条到滕市专用光纤,只不过后期数据传输就要跨省了,后期的日常维护管理会麻烦些。
两个方案各有好坏,第一个方案的好处是建好后,滕市会有自己的一个中型数据交换中心,信息处理的及时性和安全性会更高,缺点是造价太贵了,光是济市到滕市的光纤铺设费用就超过了二千四百万RMB,再加上后期设备建设的投入和日常维护费用,估计一年下来最少也得四五百万,同时建设周期也比较长,预计得6-8个月。
第二个方案的优点就是费用低,建设周期短,毕竟彭城距离滕市只有百十公里,比济市到滕市的430公里可短多了,而且滕市也不用单独间数据交换中心,因为彭城市就有一个大型数据交换中心,完全可以承担滕市学院日常的数据传输和储存任务。预计这条线路建设总投入不超过900万RMB。3个月内就可以建成使用。
陈生金等三人,向鲁省电信局派来的技术工作组详细了解一番后,都倾向于第二种方案,唯独凌冬支持第一个方案。原因无他,就是冲着那个中型数据交换中心去的。
本着我出钱,我是老大的原则,陈生金三人最终没能拧过凌冬。省电信局这边一得到消息,就有专管业务的副局长带队,直奔滕市而去。
经过两轮友好的谈判,滕市学院和省电信局签署了合同,未来6-8个月的时间内,省电信局负责铺设从济市到滕市的光纤线路,同时在滕市建设一个大型数据交换中心。是的,就是大型数据交换中心,而不是中型数据交换中心,因为当凌冬得知,两者建造费用只差了不到700万RMB后,当场决定加钱,换成大型数据交换中心,这让省电信局惊喜不已。心说这一票买卖干的真是超值,一分钱没花,建成一条骨干光纤线路不说,还顺道布局了一个大型数据交换中心,更为将来鲁省光纤网建设打开了南边的通道,简直一举三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