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到了3月,整个股市都处于震荡停留期,甚至一度下跌到1070点的位置,让整个市场都处于平静期。
然而,谁也没想到,一进入4月,整个股市立马迎来了新一轮的上涨,整张两个月的上涨,使得A股彻底摆脱了之前的熊市,上证指数直逼1700点。
然后6-9月间,股市一直修正上行的趋势,到了八月底,上证指数一度达到1998.72点的高位,随后开始震荡整理行情,上证指数在1900点—1950点之间来回波动。
直到9月下旬开始,随着钢铁股和化肥股被市场看好,上证指数才又开始缓步上涨。
到了第四季度,也就是十月份开始,华夏股市彻底爆发,在银行股和有色金属板块的带领下,六个交易日,连续突破2400,2500,2600,2700,2800五个重要关口,上证指数达到历史新高。
涨幅前十的股票涨幅均高达400%,其中前三甲泛海建设665%,赣南果业545%,宁省大成544%。
当然,这些企业的规模相对小一些,对A股整体上涨拉动有限,真正带动A股上涨主力是7月份发行的两支银行股—华夏银行和工商银行。
两家银行分别于当年7月15号和10月27号上市,由于他们的市值占比巨大,成为带动股市整体上涨的重要力量。
其中工商银行开盘发行价3.12元,到年底时,股价涨到了4.3元左右,使得工行总市值突破1万亿RMB,占当时A股总市值的近20%,根据测算,工行股价每涨1%,上证指数就涨4点,单只股票对市场影响巨大。
凌冬让王聪聪自个去开了股票账户,然后将资金全转到里面去,王聪聪一一照做。
如今不比后世,一百五十资金已经算是大客户了,证券公司那边除了手续费减半外,还给了三倍配资的权限。
凌冬直接将配资拉满,然后选了吉省敖东和川省老窖两支股票。
记忆中,这两支股票都是二季度牛股,一个月左右的时间,一个涨了477%,一个涨了461%,几乎每天都是涨停板。
一旁的王聪聪,见凌冬似乎很随意的选了两支股票,心里有点没底。
“冬哥,要不要多选几支?”
“不用,先拿这两支练练手,顺便积累些资金,然后再进行下一步操作”,凌冬随意的说道。
“哦,对了,没事时,你多盯着点,及时告诉我涨跌情况,我会告诉你清盘时机”
“啊,行!”,王聪聪无奈的应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