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大的人口基数支撑着领地运转。当前户籍登记显示:常驻人口已达一千一百二十七万,其中青壮劳动力占比六成。
人口管理司的数据面板实时更新着职业分布——农业人口四百万,制造业二百八十万,商贸运输业一百五十万,其余分布在军事、教育、医疗等领域。
得益于生育激励政策和移民吸纳方案,人口增长率稳定保持在基准值五倍水平。
资源产出经过系统增幅后达到初始状态的二十八倍。
以铁矿为例,原本日产量仅八十吨的贫瘠矿区,在得到系统增幅后,产能跃升至二千二百四十吨。
木材加工厂通过改良干燥工艺,将板材成品率从35%提升至82%。
农业司推广的六区轮作法,使同样面积耕地产出效率提升四倍。
军事建设方面,秦羽组建了三级防御体系:主城常驻十五万精锐部队,配备最新研发的连发弩机和复合装甲。
各高级镇保留三千人规模的城防军;边境要冲设置了五十七个哨所集群,每个哨所配备百人快速反应部队。
军械库存储着足够武装五十万人的装备,粮食储备可维持全领地几十年的消耗。
面对周边势力的虎视眈眈,秦羽建立了情报预警系统。
通过安插在十二个邻邦的七十余名暗桩,结合每日往来三百余支商队带回的信息,战略参谋部能实时更新周边态势图。
内政管理采用“蜂巢式“架构:将全领地划分为十八个行政大区,下设九十二个管理分区,最小管理单元精确到五户联保。
这种结构既保证政策能直达基层,又通过交叉监督机制防范腐败。
最近推行的“能绩考核制“,已将三百余名不作为的基层官吏调离岗位。
教育体系开始显现战略价值。主城技术学院每旬产出五到七项实用专利,最近成功量产的新型水车,使灌溉效率提升130%。
军政学堂培养的首批八百名军官,在模拟推演中展现出优于旧体系将领的战术素养。
虽然暂未与周边爆发大规模冲突,但秦羽清楚这种平衡不会持久。
参谋部推演的三十种扩张方案已进入沙盘测试阶段,资源调度中心开始秘密增加战略物资储备。
在大秦城,治理体系在文臣武将们的协同运作下,愈发完善。
每日辰时,以刘基、朱升为首的智囊团,必定齐聚军政厅。
厅内那十丈长的沙盘,实时标注着十三州郡的动态。
刘基手持竹节杖,指向冀州方位,说道:“张角的太平道已渗透七州,其信徒每月新增千万之数。我军需完成三项准备:其一,巩固与幽州牧的盐铁贸易;其二,在河内郡增设三处哨站;其三,加速军队建设。”
朱升捻着胡须,补充道:“粮仓储备需达现存量三倍,可启动‘梯田增垦令’,将南山坡地利用率提升至六成。”
政务系统由高颎统筹运转,下设十二曹,分管赋税、户籍、工程等事务。
户曹最新统计显示:全城在籍工匠已达八万七千户,其中三千铁匠正接受标准化培训。
苏威主导的“平准策”成效显着,通过调控三十七种战略物资价格,使市场流通效率提升40%。
今晨刚颁布的《考课新制》,将官吏晋升标准细化为十二项量化指标,已有三成佐吏进入待考察序列。
军事体系呈多层次防御态势。傅友德主持的演武场,每日操练六个时辰,新兵淘汰率控制在15%以内。
邓愈统领的五千重骑兵完成换装,人马皆披复合鳞甲,冲锋阵列改良为楔形突击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