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羽自己经常到各地去巡视,检查训练的进度,指导城防建设工作。
有时候他还和士兵们一起训练,给大家鼓舞士气,跟官吏们一起商量治理领地的策略。
经过这一系列系统的部署,大秦城的上千个分领地已经形成了一个能够联动的防御体系。
每个分领地都像是一个重要的战略节点,既能独自作战,又能在需要的时候互相支援。
粮草和军械储备得都很充足,防御工事一层一层地加固,特殊兵种在各自的位置上发挥着专长,官吏系统高效地运转着,情报网络也做到了全面覆盖。
等黄巾之乱真的爆发的时候,这些经过精心规划的分领地,就会变成抵挡冲击的坚固防线,为大秦城在这乱世之中守住根基,也为以后的发展积攒力量。
……
在这紧张筹备应对黄巾之乱的三十天里,大秦城以其蒸蒸日上的发展态势与秦羽独特的领袖魅力,吸引着各方贤才慕名而来。
这座新兴的城池在秦羽的治理下,处处焕发着勃勃生机。粮仓里堆满了粮食,各类工匠也纷纷汇聚于此。
更重要的是,城中还有神医华佗坐镇医馆,这一消息不胫而走,引得长沙的名将黄忠,带着儿子日夜兼程赶来。
“小儿这病……”黄忠用他那粗糙的手指,轻轻抚摸着儿子发青的嘴唇。
年仅十二岁的黄叙,蜷缩在牛车上,每咳嗽一声,都像是要把肺叶给咳出来似的。
华佗紧皱眉头,为黄叙搭脉已经有半个时辰了,桌上的《青囊经》被他翻得哗哗作响,可最终还是沮丧地摇了摇头,说道:“这病症看起来像哮喘,却又不是哮喘,老夫行医三十年了,从来没见过这样的病。”
这时,庭院里忽然传来一阵爽朗的笑声,秦羽迈着轻快的步伐,在春日暖阳的照耀下走进了医馆。
这位城主不过才二十岁左右,黑色的锦袍上还沾着铁匠铺里的火星,但他的目光很快就落在了黄叙剧烈起伏的胸口上,问道:“是不是一遇到风就喘,碰到灰尘就更加严重?”
这话一出口,黄忠的身体微微一震——三天前路过柳林的时候,儿子确实突然喘不过气来。
“这是过敏引发的病症。”秦羽赶忙抓起炭笔,在麻布上画了起来,说道:“需要隔绝灰尘、棉絮和花粉,还要过滤污浊的空气。”
华佗原本浑浊的双眼,瞬间亮了起来,看着年轻人画出了一个弧形的面罩。
两位医者二话不说,立刻就钻进了工坊,檀香木屑的味道,伴随着叮当的锤打声,飘了一整夜。
在那连续七日七夜都没有熄灭的炉火旁,二十三位手艺精湛的工匠轮流上阵。
老木匠用紫檀木雕刻出了流线型的面罩,面罩的接缝处,用鱼胶封得严严实实,一滴水都漏不进去;铁匠打造出了精巧的十字旋钮;药童们则筛了整整八筐虎骨炭;最细的蚕丝纱包裹着药粉,在竹筒里一层一层地叠了九层。
当黄叙戴上这个散发着柏木清香的器具时,他喉咙间的嘶鸣声竟然渐渐平息了。
“这个东西需要十天更换一次炭芯。”秦羽把备用的竹筒,塞进黄忠的手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