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晋和赵启年顺着如意的视线望去,那人轻轻点头,拱手示意。
两人也跟着拱手还礼,看着那辆雅致的马车驶远了。
如意问道:“张大哥,你认识他?”
“如意,咋不问你二叔我?我跟更熟一些!” 赵启年抢过话头。
如意心里嘀咕:就是不想喊你叔,才不问的。
张晋点点头:“在京中我与他只是点头之交,他家住在启年家隔壁。”
“你这丫头,莫不是看人家生得好,就动了什么心思?” 赵启年贱兮兮挑着眉,“哟,我可怜的成意兄弟哦!”
“启年,少胡说八道!” 赵夫人狠狠拍了儿子后背一下,“说话当心分寸,也不看看这是什么地方!”
她转而朝如意笑道:“如意,你想知道什么,让明秀跟你说说。”
上了赵家马车,不等如意再问,赵明秀便把底细和盘托出:“他是京中陈阁老的长孙,叫陈彦之。”
“自幼跟着陈阁老读书习字,天分极高。他年岁和张家大公子相仿,两人在京中素有‘京城双俊’的名号。张大公子已有秀才功名,他晚些入考,想来是想先夺个小三元。”
“可惜啊,他家祖籍也在咱清平县。如今张二公子随张县令迁来此地,两人这就对上了 —— 县案首到底花落谁家,还真不好说。接下来,可有好戏看喽!”
“如意,你打听他,莫不是真如小弟说的那样?” 赵明秀也好奇起来。
“你这丫头,怎地学你小弟那般胡沁!” 赵夫人伸手揉了揉赵明秀的脑门。
“娘,这儿又没外人。” 赵明秀眼巴巴望着如意,等着她的答案。
“明秀姑姑,我只是好奇罢了。咱们这地界,毕竟少见这般贵公子。” 如意解释道,又问,“那他人品如何?”
“京中都说他是谦谦公子,为人极是和煦。”
“哦……” 如意应着,心里暗自琢磨,许是自己太过敏感了。
他那眼神说不定是看向张晋的敌意,正好扫到了自己 —— 早上张大哥也在这个方向,两人在考场上本就有竞争,多看两眼也正常。
第二日送考时,那位锦衣公子没再把视线投过来,如意这才松了口气,暗自心想:人家在京中见惯了大家闺秀,怎会对自己这小丫头片子另眼相看。
村里还有杂事要忙,后头几日的送考,便全交给姜老爹操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