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这点就可以看出,巴拉木没有说谎。他对汉人的生活还是有些了解的,刘远指了指篝火旁的石墩子:“坐下吧!我有事情问你。”见巴拉木拘谨的坐下,刘远挥刀一条羊前腿就削了下来,抛给巴拉木:“说说吧!你们这群家伙都是什么人?顺便介绍一下现在这是哪里?”
巴拉木没想到,烤肉居然还有自己的份。尽管已经很是很饥饿了,不顾滚烫的羊腿和自己有些脏的双手,仍然小心的把肉撕成小块送入嘴中。尽可能的用清晰的语句说道:“老爷,我本来是一个商队的向导。但两年前被黑嘛哈一伙马贼俘虏了,从那以后就一直跟着他们。就在这片戈壁里讨生活,劫掠一些商队和旅人…………”
巴拉木讲述的很详细,黑马哈一伙人。原本是瓦喇人外围的小部落,前些年也先死后,一个主要的大部落向西部迁徙。像他们这种附庸的小部落,顺手就被灭掉了。之后这些人只好南下,赶巧西边儿的吐鲁番人劫掠哈密和沙洲一带。大明出于后勤压力考虑撤销了沙州卫,连同周边的部落一起撤回嘉峪关内。
黑嘛哈这种瓦剌余孽,自然是没资格去大明的。只好当了马贼在这里劫掠商队,获取物资生活,其实在这一带像他们这种不成气候的马贼团伙非常多。今天他们就抢劫了一个十几人的小商队,把商队的人全部杀掉。但是自己也损失了八个人,所以就来到卜隆吉河边上的废弃坞堡休整。但运气不好,遇到了刘远…………
至于如今具体的年份,巴拉木一个西域的牧民也搞不懂。不过刘远在收拢的钱袋中,找到了十几枚弘治通宝。看成色非常的新,从氧化程度上判断,大概铸造只有一两年时间。这就比较有意思了,自己前世的时候,曾经掀起过一股收藏热。古钱币收藏是其中的大热门,为了防止被骗,他还真买过一本相关的书籍,其中就有弘治通宝的说明。
在弘治朝十六年时,因纸币政策崩溃,宝钞信用无法挽回。明孝宗朱佑樘命两京十三省钱局开铸“弘治通宝”钱,定制每文钱重一钱二分,并规定了每年的铸额。由于是一种应对货币危机的替代品,弘治通宝的质量很一般。
弘治十八年五月朝廷令户部调查各地铸造情况,各地所铸量仅为计划的十分之一二;正德二年四月朝廷下令各省停铸,弘治通宝前后铸期不足四年。由此判断目前的年代,应该在弘治朝十六年至正德朝四年之间。(1503年~150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