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师城南,自从英宗朝京城保卫战后,大明都都城享受了几十年的和平。京师发展的非常快,原本只是依托南三门关城为附郭。城外已经自发的形成了民众的聚居区,并且已经有了不小的规模。
弘治十八年,都察院御史魏鸿斌上奏。京师城外发展已初具规模,聚集的百姓也越来越多。为了方便朝廷的管理,应当把他们也纳入顺天府的管辖。同时要修建外城,将城外的民众纳入保护范围。
首辅谢谦转奏弘治皇帝,获准后经由内阁与六部商议,开始修建京师外城。现在外城的主体城门已经修好,正在修缮外城墙。如此大规模的工程,也繁荣了京城的经济,无数商贾和百姓蜂拥而至。如果不是大明严格的户籍制度,来的人可能会更多。
何雨柱一行人,就是在这个时间来到京城的。望着前方巍峨的正阳门箭楼,此时看上去无比的气派,主体与后世的箭楼区别不大。他和这些战士们感触并不深,但是跟随他来的刘家兄妹,还有曲非烟倒是头一次见的如此大的城市。他们到大明这么多年了,一直也没来过京城。就顺着准备入城的车马,从东侧的闸门排队进入。但是周围排队的百姓和车马,都用很奇怪的眼神瞧着他们。
进入京城是需要进行盘查,城门处由顺天府的衙役和五城兵马司的兵卒一同执勤。需要注意的是,五城兵马司不是一个衙门,而是五个衙门的合称。即中、东、西、南、北五城兵马指挥司,为负责京师巡捕盗贼,疏理街道沟渠及囚犯、火禁等事的衙门。大明南北两京并置,相当于北京市辖区公安局及北京市辖区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外加消防队。
守城门算是一个很不错的差事,古时候进城是要付入城费的。普通百姓一般收取2~10文钱,马车100~300文,如果是商队每辆通常在500文以上。兵卒看到这一行人车马之多,而且从衣着上看就很有钱。把他们了拦下来:“来人止步,停车,接受检查!你们是从哪儿来的?不知道进京城的规矩吗?”守城的兵卒大声呵斥着,呼啦啦的围过来十几个。准备动手搜查车队,有几个还打算去掀女眷的车帘。他们突然的大喊,把刘菁吓得缩了回去;至于曲菲烟顺手就掏出黑水神针,只要兵士敢上车就要发射。
“放肆!你们这些狗东西。吃了熊心豹子胆,连老子的马车你也敢直闯。”一声断喝,紧接着就是一鞭子抽了过来。那个兵卒即便穿着棉甲,仍然疼的不住的蹦跳。他的同伴一见居然有人敢反抗,立马抽出腰刀。打人的正是何雨柱,他还继续骂着:“瞎了你们的狗眼,不但拦本官的路。还敢亮刀子,来人给我狠狠打!”边上几个龙牙战士,直接也抄起马鞭就抽。特别是那些拿武器的,打的他们哭爹喊娘不住的求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