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7章 宰肥羊(1 / 2)

议事厅中的众人一阵沉默,这样的行事方式有违中原王朝的一贯做法。这也是历朝历代的特点,文官们总是希望从历史中吸取教训。

秦始皇一统天下,看到了春秋战国诸侯纷乱,便取消了分封制改为郡县制。严苛的律法约束子民,可在强大的压迫之下大秦二世而亡;汉朝建立后,吸取了前秦的教训,开创性的实行郡国并行制。也就是一半儿郡县,一半儿封国。而且非刘姓者不得封王,否则天下共击之。结果各地藩王一直叛乱不断,然后开始打压各地封王。等到了东汉各地藩王的实力削减到了很低的程度,结果没有了藩王的压制,地方豪族又开始做大,直接篡汉了;经过几百年的战乱,隋朝为了打压世家大族。开始兴起科举制度,结果遭到世家强力反弹,最后出身关陇集团的李氏上位。唐朝为了镇压地方豪族不断的加强各地的军力,采用比较温和的方式蚕食世家势力。结果藩镇实力膨胀导致失控,最后确是毁在了割据军阀的手上。

到了北宋赵家就是武官篡位,预防有人跟着他们学。又开始全面打压武官的地位,结果文人又没有挺起来。自从建国以后,一直处在被动状态。被辽国压制了百余年,最后被强大的金国入侵。南宋时期虽然好一些,但对功勋武将的防备心依然没减,岳武穆的下场大家都晓得。

大明建立后,老朱对商人一直很鄙视。觉得宋朝过于重视商业,缺乏了血性之勇气。而且商业发达容易滋生贪官,他可是最恨贪官的,发现了都是剥皮之刑。希望全天下的老百姓都关起门来过自己的小日子,甚至下令禁海迁离沿海的百姓。

永乐皇帝上位后还好些,他在期间做了很多的大事。郑和七下洋,五次亲征漠北,修建北京城,迁都等等重大的举措。但是付出的代价就是大量透支民间的财富,大明的宝钞体系彻底崩溃。朝廷失去了公信力,进一步的恶化了朝廷的财政制度,所以自他以后朝廷的收入日益减少。

就以弘治二十二年大明总体税收来看,农税1780.2万两、工商税223.8万两、杂色收入348.7万两,合计财税收?2352.6万两,从构成来看,朝廷的财政主要依赖农税,占总收?的74.6%。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