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后,安西联军抵达了杜尚别以东30里的地方。斥候和先锋骑兵已经与布哈拉军发生过几次前哨战,那些征召而来的纳乌卡尔(动员兵或者民兵),明显不是装备精良的安西军的对手。连续三次被打退,让出了山口的空旷地带。
迭瑙城临河与铁尔梅兹渡口互为犄角,是类似于布达佩斯那样的双子城。周围地势平坦开阔,方便于骑兵作战。埃米尔沙溢贾尼,已经开始在城池东南方面列阵。他把余人的纳乌卡尔军,布置在最前面。他们的队列有些松散,大致分为五个波次,呈一个新月型。他们靠后方正中央的,则是1500汗国直属奥沙克尔军。左右两翼是他本部的沙季尔特军,各有1500人。最后则是他的近卫梅尔加军,这些人并不多只有267人。这些人是他最精锐的战士,全部由武者组成,都是披着三重甲的重装骑兵。
尽管布哈拉汗国建国只有短短的八九年,但常年的战火锻炼出了一支骁勇善战的军队。即便是面对东方帝国这样装备精良的军队,依然毫不畏惧的选择正面对抗。
在两军对峙的时候,埃米尔沙溢贾尼派出了使者,在阵前大声的喊叫着,大致意思是:“伟大的埃米尔沙溢贾尼大人,正式告诫你们,你们已经入侵了布哈拉汗国的领土。如果你们愿意臣服,伟大的埃米尔沙溢贾尼大人愿意原谅你们的冒犯。如若不然,这里将是你们的死亡之地。你们的尸骨会被送往群山之巅,被鹰秃鹰啄食,灵魂也无法回归故乡!”
安西军的阵列肃然,从天上看去整个阵型呈一个“佃”。整个军队由大明京营1200人和波斯红头军2300人组成第一阵列,归义军的6700余战士暂时下马步战。在安西军序列中,即便是骑兵首先必须是个合格的步兵。六十个小方阵组合成了一个大的方阵,在阵列中还树立起来无数的架子。两军相隔400步左右,就这么对峙着。也不知道布哈拉军是怎么想的?安西军这边的阵型布置的越来越完善。
中军高大的‘戎车’之上,几个主要指挥官在高台上俯视着战场。听着翻译转述何雨柱被气笑了,见过狂的,还没见过这么狂的。只见他抄起一旁造型夸张的弓箭,取出一只如短矛般的四棱破甲箭,巨弓“咯嘣~咯嘣”拉了个满月。“嗖啪~”犹如一阵飓风破甲箭划过,那个还在喋喋不休的使者。“砰!~”的一下上半身就爆成了一团血雾,只留下胸腔以下的半具残躯坐在马上。何雨柱以不容置疑的姿态,表现出汉人重归这里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