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262小说网>历史小说>影视世界旅程第四部无限征程> 第9章 铁与血的碰撞(五)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9章 铁与血的碰撞(五)(2 / 2)

巴尔蒂语属藏语西部分支,保留了许多古藏语的因素,但也受到了波斯语、阿拉伯语、希纳语、布鲁沙斯基语、乌尔都语等多种语言的影响,但是文字已经失传。

面对如此一支庞大的军队,沿途的十个小部落和两个小城,也就只有五六百人左右居民的镇子。纷纷向安西军投降,刘远很欣然的接受了他们的臣服,对于这样主动来投奔的也没有吝啬,大批的粮食发放下去。那些人表现的更加恭敬,主动当起向导,还帮着军队做一些杂活儿,比如铺桥伐木等工作。

当然从他们那里也了解到了此地的形势,经过几百年来无数的小部族迁入。他们与当地人渐渐的融合,居然逐步形成一个城邦制的克什米尔王国。王都就设在巴尔蒂提斯,也是以当地的主体民族为主,势力也是最强的。其余的各城邦基本都是高度独立,几乎都不去王城朝拜的。

向他们投降的,便是一个名为坎特提人部族,人口总共也只有一万人出点头。他们生活在喀喇昆仑山脉以南,主要以种植青稞类作物和放牧为生。他们中有些族人甚至曾经翻越过山脉,抵达过安西都护府治下的于阗和叶尔羌,对汉人富足的生活十分向往。

如今汉人军队已经到了家门口,此时不投降还待何时?没办法他们实在是太穷了,这几年气候有些异常,农作物减产,牲畜大量死亡,已经穷到族长和头人们都受不了的程度。他们情愿放弃手里权利,也想过点儿好日子。

………………………………………………

安集延,古称安都康城。它位于中亚的大巴扎(是古畏兀儿语,意为集市、市场),作为丝绸之路上的重要据点,成为东西方交流的主要枢纽。当时,西域人将来自中亚的商人,统称为“安集延人”。

安西军的主力就是沿着这一路线行动,这一路大军的明面上的主帅,就是凉王世子刘铠。海西镇守使贺云奇作为副将,实际上负责统御西征军所有事务。

大军压境敌人望风而逃,一路上大大小小的村寨部落全部投降。已经占领费尔纳干盆地门户奥什,现在兵临安集延,远远的就可以看到有不少人逃出城市。

作为一个商贸城市,安集延只有象征性的低矮城墙。相比御敌防风的功能更重要,连个城门都没有。

统治这里的埃米尔希里巴林,所拥有军队不足两千人,费尔纳干盆地是传统意义上的农业和商业区。这里人并不善于战斗,也不愿意当兵打仗。

布哈拉汗国对费尔纳干地区的统治基础也很薄弱,希里巴林一个月前就发布召集令,只有零零散散的几百人前来。哪怕就是这点儿人,再得知汉人大军足有五六万人,而且还有两天的路程。当天夜里就一哄而散,跑了个干干净净。

希里巴林一瞧,得咱也别绷着了赶紧跑吧!聚集了手下所有的军队,携带了大批的财物,连夜就溜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