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珩是在登基的第五个年头退位的,继位的是五皇子。
八皇子领兵镇守边关,十三皇子奉旨经商,楚怀瑾也成了内阁首辅,所有人都似乎有了归宿。
退位的第二天,黎珩就带着长安离开了京城,无人知晓他们的下落。
皇宫里,曾经的五皇子,现在的皇帝面无表情地看着楚怀瑾。
“皇叔要走的事,老师知道吗?”
青年眼睑半垂,神色冷淡与平时无异,却让人觉得他情绪不高。
他点点头,并未多言。
见状,年轻的皇帝眉头紧锁,指尖轻轻敲打着桌面。
他是成安帝的儿子,却未得成安帝看重,反而对他影响更深的是皇叔。
某些小习惯上,他与黎珩很相似,让楚怀瑾不由地多看了两眼。
也是这时候他才发现,皇帝面前反扣着几张信纸,从背后隐约能看到一星半点穿透纸张的墨迹。
下一刻,那几张信纸被递到了他的眼前。
“这是皇叔留下的。”
“陛下是让臣?”
“嗯,看看吧,毕竟……”皇帝别有深意看了他一眼,“这信的内容,也与老师有关。”
楚怀瑾神色微顿,接过信开始看。
这里面的内容确实与他有关,但又不是完全与他,与他有关只有一部分,而不是不是黎珩要对他说的,而是……
对皇帝的叮嘱。
对方让皇帝要当一个好皇帝,也让皇帝宽待自己,若真有一天,有什么事情让他们师徒二人走到不可挽回的地步,希望皇帝看在他的面子上最后手下留情。
楚怀瑾薄唇紧抿,神色有些恍惚。
过去几年里,他们并非完全没有交集,甚至因为有女眷在宫宴上给他下药,想和他生米煮成熟饭,从而让他和黎珩阴差阳错再次纠缠在了一起。
那一次之后,不是他想断就可以断的,所以他们一直纠缠不清。
不久前,黎珩问他要不要离开,他拒绝了。
过去几年,家中一直催他娶妻生子,实在不行先去看中的姑娘家中下聘,等他决定成亲的再让姑娘过门。
可这样和欺骗无辜的姑娘有什么区别?这样的事情他怎么能做?
借口公事繁重,过去几年他都不曾回过江南,每年都是与家人分隔两地。
听到黎珩说要退位离开的那一刻,他突然松了口气,似乎终于等到了自己想要等的那一天。
对方离京的时候,他就站在城墙上,望着马车渐行渐远。
渐行渐远的除了马车,还有他与那人纠缠不清的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