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三思啊!如今秦赵两国关系紧张,大战一触即发,形势危急。”
“您好不容易认了华阳夫人为养母,获得了嫡子的身份,华阳夫人也疼您,您应当谨小慎微。”
“如若这时候您把小公子接回来,引起赵国的警惕,赵国因此有所动作,那您脱不了干系,彼时您就会成为秦国的罪人!”
“您想丢掉您来之不易的身份地位吗?”
“哪怕您做得隐秘,没引起赵国怀疑,到华阳夫人处您怎么解释?”
“那孩子是赵女所生,华阳夫人是楚国人,她看到你为了一个赵女所生的孩子,让秦国跟着冒险,她会不会后悔收您做养子?”
“公子您放心,这一次我们逃回来,是因为秦赵两国形势突然紧张,等过几天,形势缓和一些了,我一定会去把小公子接回来。”
“赵姬家在邯郸家大业大,她会自己带着小公子回她娘家的,您不用有多担心。”
“我们就等一等,等一等,等风声过了,我一定会把小公子接回来。”
……
吕不韦的这些话,嬴子楚真的几乎每个字都背下来了。
每次他一动起要去救儿子和赵姬的心思,吕不韦就出来阻止。
吕不韦在他身上做了非常多的政治投资,他们的前途都捆绑在一起了,只有他好,吕不韦才好。
而吕不韦扶持他的目的也是为了自己,吕不韦又怎么容许他落下给秦国带来大麻烦的话柄?
所以吕不韦是绝对不允许他带走小嬴政的,他带走了他,就必须留下小嬴政,相当于是带走嬴子楚这个质子,留下一个小嬴政任由赵国处置,以消除赵国怒气。
甚至有两次嬴子楚都已经派人去接嬴政了,他的人中途却被吕不韦的人给拦截住……
他也不敢告诉祖父。
做质子,本就应该有为国牺牲的觉悟,他在被送去赵国做质子的那一刻,就相当于被秦国放弃了。
他一个本应为国牺牲的质子,在两国形势危急之时,逃了回来,这是加剧两国紧张对峙的危险行为。
他哪敢告诉祖父儿子的事?
要是告诉了,恐怕祖父不会去救他的政儿,连他的下场也不好。
嬴子楚只是想不到,祖父竟然会自己派人去把小政儿接回来,还因为他逃回来的时候没带走小政儿,就打他骂他。
这是嬴子楚怎么都想不明白的问题。
也是今日被嬴稷喊来的所有人都想不明白的问题。
一个本已经被秦国放弃的质子的儿子,大王知不知道他的存在还难说,结果大王竟然亲自派亲信去把他接回来?
这到底是什么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