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公里的路程,征北军和张智的联合部队又足足走了两天。
八月二十五日的中午,他们终于来到了大井山要塞的门口。
这是当时韩安国确定的那四个暗通匈奴的部曲里面的一个。
对方远远的看见打着旗号的汉军,在确定身份之后,就打开了要塞的大门。
征北军的队伍鱼贯而入,张智的队伍则在要塞外待命。
这种内部相互撕扯的事情,张智觉得自己还是远远的看着比较好。
等征北军控制住了所有人员后,带队的征北军钱督尉宣读了对方的通敌嫌疑。
当场就把这个第三部的司马和五个曲的统领给绑了,底下的军士只是惊诧了一会,开始窃窃私语起来。
“完了,司马和统领们走私刀枪的事情事发了。”一个军官说。
另一个军官好像很懂的样子说道:“我就说,不能向匈奴卖刀枪,肯定没好。司马大人这不就抓起来了吗?”
“呵呵,运来的刀枪也不是飞来咱们要塞的,南边没人发货,一路没人开门,就到了咱这里了?凭啥就抓咱们?”也有不服的军官发表着自己的看法。
......
张智听到了下层军官们的私下讨论,感觉这里面好像哪里不对,不过管他呢?
反正第一,这支军队还是心向大汉,愿意接受调查的,并没有反抗。说明这些大汉军人还是好人,可以一用;
第二是自己能从这支部队上获得兵员补充,属于获利方。
至于真相,并不重要。
大井山要塞距离松州城太近,要塞里驻军的人数也少。
这也是征北军选择第一个对它动手的原因;先选择了它,就是为了先易后难。
而且这支部队的战力也不行。它在边境上的大井山北已经驻扎接近二百年了,指挥官是一名世袭军官。
一部军队的司马才只有蓝色资质,而手下的统领们也都是蓝色资质。果然是杂牌军里的杂牌军。
好在百夫长和什长们还可以,算是达到了正常水平,能给张智提供合格的兵源。
张智来的目的就是为了要这些队伍的基层兵源,来补充他人员不足的亏空。
既然征北军已经把对方给控制住了,张智也不多参与。
根据双方在松州城谈好的条件,征北军和张智双方一分,把这个西拉木伦河守备军第三部的五曲士兵给分成了两半,一家一半。
张智只要了两曲,所以可以先挑;这让张智挑了一些年轻的好兵。
年轻兵有热血,好忽悠;岁数大了的太油滑,张智的要求是28岁以上的一律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