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262小说网>历史小说>大汉风云之少年王莽> 第161章 灵堂质问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61章 灵堂质问(2 / 2)

刘歆拱手感谢王莽,语气中带着一丝无奈:“谢巨君为我解围,要不然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办。”

王莽摆摆手,目光中透出一丝忧虑:“我看你有大麻烦了,劝你还是外放避难,还能平息众怒。不然的话,陛下那边恐怕也很难支持你。”

刘歆坚定地摇了摇头,眼神中闪烁着倔强的光芒:“放心吧,我是不会因为这些事情而退缩的。哪怕陛下不支持,我也要继续我的主张。”

王莽看着他,轻轻叹了口气,摇头道:“子骏,你实在是太天真了,哪有那么容易?。

看来得想办法救救刘歆,不然的话将会陷入没完没了的争执。

走出门口,龚胜的脸色依然阴沉,转身看向儒家弟子。“诸位同门,刘子骏之举,无疑是对儒家的公然挑战,此等行为,无异于倒行逆施!。

师丹点头附和:“正是如此。刘子骏此举,无异于颠覆儒学根基,若不及时制止,后果不堪设想。”

有儒学大家,以及当朝大司空的支持,众人纷纷点头,脸上写满了愤怒与不甘。刘歆的提议,无疑是对他们多年学问的否定,是对儒家精神的亵渎。

“我们必须上书陛下,不能让这种荒谬的想法得逞!”一位年长的儒者愤慨地说道,

“对,我们必须行动起来,不能让刘歆一人之乱,毁了儒家的千秋大业!”众人齐声响应,

于是,一场针对刘歆的“笔伐”悄然拉开序幕,众人纷纷响应,迅速分头行动。一时间,长安城内风声鹤唳,儒家弟子们纷纷提笔上书,言辞激烈地抨击刘歆的提议。

宣室殿内,奏书如雪片般飞来,堆积如山。

刘欣坐在案前,手中翻阅着一份份奏书,内容大同小异,皆是反对他将古今尚书等书籍列为官学的提议,甚至有着直接批判刘歆不为人子。

刘欣看向董贤与王寰,随即问到:,你们认为此事应该怎么办。

董贤微微欠身:“陛下,臣以为,此事关乎国本,不宜操之过急,儒家学说至武帝来,根深蒂固,贸然变革,恐引起朝野动荡。不如暂且搁置,待时机成熟,再行商议,方能稳中求进,确保万无一失。”

刘欣的目光定格在董贤身上,嘴角勾起一抹淡笑,一番话直接说到他的心里头,确实如此。

这个时候宋典走了过来说道:,大司马在外面等候着。

刘欣为了挥手示意进来。

王莽走了进来拱手说道:,陛下是不是,为了刘歆的提议而烦恼。

刘欣点了点头,拿起奏书,无奈的说道:,是啊,这些人真是不依不饶,朕想做点事都难。

臣倒有一个主意,不如召集儒家学士,为这件事情辩论,谁能有理有据的,将这件事的益处说出来,就采纳此人的意见,这样子又体现陛下的圣名,也要让众人心服口服,王莽娓娓的说道。

听到这个主意,刘欣眼中闪过一丝赞许,猛地一拍扶手:“好啊,大司马的建议,实在是妙!即刻传诏,召集长安城内所有儒林名士,当朝官员,十日之后清凉殿进行辩论。

这一消息传出,都因这场即将到来的辩论万众瞩目。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