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晏也倡导说道:“先皇也曾经因为日食灾祸十分担忧,未能更改年号才导致如此局面。请陛下不能犯先皇之前的错误。”
有了傅晏的明确支持,朝堂之上风云突变。那些原本犹豫不决的大臣们纷纷起身转向刘欣,口中颂扬着更改年号、顺应天命的必要。
现如今傅氏在朝野之中已然有权倾一时的迹象,因此选择支持傅氏无疑是明智之举。
面对形成两派的局面,刘欣低着头看着奏书,显得云淡风轻,眼皮微微一抬,看向前方的傅喜问道:“大司马认为这件事如何呢?”
突然提问的傅喜眼神在刘欣与群臣间快速流转,轻咳一声,声音沉稳而略带犹豫:“陛下,年号之事非同小可,无论是坚守旧制,还是顺应天时,皆需深思熟虑,不可轻率决定,臣之浅见为理应再次商议才行。
这样在场的所有人,都意想不到,没想到这个大司马如此的谨慎,两边都不得罪。
然而这样的回答,却让刘欣的表情显得非常不满意,放下奏书,思考一番之后最后作出决断:“听取丞相等人建议,更改年号趋吉避凶。”
听到这个决议解光、傅晏、朱博、夏贺良等人纷纷松了一口气,心中大喜,知道这样子就等于得到了陛下的信任,未来可期。
老臣反对,师丹却满脸愤怒,声音如同雷鸣般响起:“陛下若是执意要听信这些小人之语,老臣也只能以死相对了!”
师丹的威胁,彻底激怒了刘欣猛然起身走下台阶,脸色变得阴沉如水:“御史大夫这是威胁朕吗?别以为是朕的师傅就可以,目无君臣之礼!这就是你的为臣之道吗?”
师丹挺直的腰杆目光炯炯有神:“陛下国乱有忠臣,正所谓忠言逆耳,遇到小人当国,劝谏君王,这就是臣的为臣之道。”他的言辞慷慨激昂,充满了对国家的忠诚与对君王的劝诫。
然而刘欣却不为所动,猛然挥着袖子玉旒轻轻摇晃,怒声说道:“师丹身为御史大夫位尊任重,考虑事情不周密,怀诈误国,目无君王!立马交出御史大夫和高乐侯印绶罢官回家!”
刘欣的气场无比强大,声音如同惊雷般在朝堂之上炸响。
师丹只能拱手失落地回答:“臣谨遵诏令。”
王嘉挺身而出刚欲开口却见,刘欣目光如炬,威严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寒意,这凌厉的气势如同一道无形的墙,将话堵在了喉咙里,只能无奈地闭上嘴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