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另一个想法。
这古玩街上摆摊的古董贩子虽然手里没什么好货,但是人数挺多的。
顾西北对这些贩子的看法,就有点类似于他上一世对下面各地的土夫子一样的看法。
别看他们每一个都只是小卡拉米,放在古董行当里毫不起眼。
但如果把他们拢住了,那就是一股不小的力量了。
所以,顾西北是故意趁机维持着跟这些古董贩子的关系。
就比如,他经常跟贩子们嘀咕。
“张老板,你这货虽不太清,但也可以趁机出啊!那个,新开的知古斋,是个棒槌,赶紧的啊!晚了,人家就关门了!”
知古斋!
顾西北那是没有哪一天是不关注他们的。
自从那天夜里从徐城回来,知古斋的直播就停了。
不过,知古斋可比顾西北想象的顽强多了。
毕竟是真金白银新开的店,不可能因为打眼了几幅画,损失几百万就关门歇业。
但是面对每天都涌进来的卖货人。
张麻子是索性来了个绝的。
店里本来请的两位专家,直接给撤了。
不撤也没办法啊,都打眼了!
而这一撤,那卖货的就更多了。
但张麻子可不是吃素的。
他一样开门看货,但是看完货,几乎统统被拒绝。
或者,给个超低的白菜价,你爱卖不卖!
当然,也有极少数货是被知古斋给收了的,而且价格还挺不错的。
但古玩街的贩子告诉顾西北,那些被收的货大概率是知古斋自己安排人演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去卖货的大多数都是熟人,相互之间都心中有数。
而那些被收货的卖家,大家后来一对,都不认识。
所以,这不是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么!
顾西北呢也很欠,心想张麻子你怕收到假货,采取一律不收的计策。
那好,我就跟你玩真的。
接下来,他每天逛古玩街,帮人看东西,如果看到开门的,他就鼓动贩子送去知古斋。
“他不收啊!一律不收!”
“没事!不收,你就转头送去旁边的古董店。这么开门的东西,别家肯定收!完了你记得在圈子里发一下,恶心一下知古斋!多恶心几次,他后面就不敢不收了!”
“哎!小顾爷您这主意不错啊!”
还别说,真有古董贩子按照顾西北的建议拿着真东西送去知古斋卖了。
对方不收,他还真卖给别家古董店了。